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大宋悍臣 > 第49章 功成不必在我(二更)

第49章 功成不必在我(二更)

第49章 功成不必在我(二更) (第1/2页)

宋绶是知道张方平这阵子返回家中报喜,并不在宋城,自是脸上带着笑与他言语。
  
  而晏殊瞧见宋煊过来,刚想转过头去,却听到:
  
  “晏相公,许久未见了。”
  
  晏殊的涵养自是做不出来置之不理,而是轻微颔首。
  
  “俺还以为今天晏相公也会上台讲话呢,毕竟书院能有今日,晏相公是出了大力的。”
  
  宋煊根本就没觉得晏殊心里不舒服。
  
  因为当日他在家里说的那些事,是早就存在的事实。
  
  朝中的那批有志之士也并不是不知道,只不过大家都在装聋作哑罢了。
  
  目前的大宋体系还谈不上重文抑武,多是崇文抑武,更加注重文治来抑制武力的过度扩张。
  
  这帮士大夫们“嫉妒”并且疯狂打压武将,那还得是狄青死之前那段时间最为疯狂。
  
  毕竟狄青从一个家世无背景的乡下恶少年,成长为大宋帝国军事最高掌权者。
  
  短时间几次三番连连跨级升官,哪个不羡慕?
  
  后期仁宗为了让狄青当枢密使,不惜搞走几个宰相,把宰相们跟自己都关起来,要求答应这事,不答应,皇帝就不放他们出门。
  
  此事被有心人所利用,继续挑起党争,尤其是士大夫阶级对于狄青除了利用就是嫉妒。
  
  他们都是从千军万马的士子里卷出来的,并没有像想象当中那样平步青云,位极人臣。
  
  可狄青呢,他一个武人,竟然能获得天子的赏识以及高官厚禄,那么多士卒与百姓的敬佩。
  
  必须得治一治他。
  
  不管狄青是否谨小慎微的性格,差点就给他扣上五代那种靠兵变上位的武夫了。
  
  奈何这一套说辞,宋仁宗根本就不相信,反倒越发信任狄青。
  
  以至于到了后期朝中大部分文官都弹劾狄青,谁不踩一脚就是不合群。
  
  大宋某地发个水灾,下大雪,或者失火之类的灾难,那都是狄青当枢密使的原因。
  
  还有大肆散播谣言,诸如他家的狗突然长了犄角,夜里发光之类的离奇理由。
  
  群臣恨不得择狄青而噬了。
  
  只要狄青不当枢密使了,那些异象才会通通消失,大宋才会重新趋于平稳。
  
  大宋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仁宗是个实诚人,依照礼仪一旦天下出事,皇帝就要光着脚在外面向上天祈求之类的活动。
  
  他后期身体状况本就差,再加上寒气入体,又在与臣子的此番争斗当中生病,更是没有人护着狄青了。
  
  最终宋仁宗在病床上扛不住压力,也想明白了只有让狄青暂且离开京城才能保全他的性命。
  
  可惜半年后,狄青便因心力交瘁,疽发髭而卒。
  
  自古以来会打仗的统帅,政治嗅觉灵敏之人没有几个。
  
  并不是所有的将帅,都能够在朝廷中枢那个泥潭里厮混的。
  
  狄青的心腹大将贾逵,就坚决不进入中枢,在外面过的稳稳的,几乎没有朝臣去攻击他。
  
  晏殊见宋煊跟个没事人一样。
  
  宋煊脸上还是挂着温和的笑,便明白了,自己当真是生了闷气!
  
  可宋绶在这,他又不愿意低头,只是淡淡的回复:
  
  “我只不过是做了些该做的事,没什么值得跟旁人夸耀的。”
  
  “喔喔喔。”宋煊当即赞叹道:
  
  “俺懂了,晏知府的觉悟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这个就叫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晏殊被宋煊这套小词一夸,克制的咳嗽了一声:
  
  “说的什么跟什么啊。”
  
  倒是宋绶对宋煊的话吸引过去了,不得不承认宋煊方才在台上所讲的话,还真不是旁人给他代笔能写出来的。
  
  他的个人风格过于强烈,就算是模仿写,那也不是谁都有那个才华的。
  
  宋绶在一瞧晏殊故作严肃的面容,哼笑一声。
  
  他还端起来了。
  
  不知道是谁不久前说了什么大话,如今全都扔到一旁去了。
  
  宋煊也是笑笑,便没有再多说什么,谁不愿意听人说好话啊!
  
  尤其是这种教化的功绩,对于一个北宋的官员可是极为亮眼的。
  
  若是三年后他们这批学子能够考中进士,谁都得念晏殊的好。
  
  晏殊随即主动开了口:“距离解试还不足三月,你可是要报名?”
  
  “自然。”宋煊挥舞着折扇道:
  
  “俺可不与王尧臣一样,非要考什么状元之类的,留在京师做官,考个进士就行,最好给俺外放到西北去。”
  
  宋煊的思维跟大部分人都不同,许多人都不怎么愿意去西北那种艰苦之地。
  
  而且朝廷也多是照顾新科进士,一般都往南方等地派一派,提拔一些有经验的官员前往西北等地为官。
  
  那边的情况过于复杂,很容易出事。
  
  朝廷选人用人不怎么把新科进士调过去。
  
  当然也有例外。
  
  苏洵他二哥苏涣就直接被委派到宝鸡当主簿,这也是日后苏洵他爹,放心自家老三去陕西等地游学的缘故。
  
  到底是家里有人当官,还是能照拂家人的。
  
  “西北那地有什么好的?”
  
  晏殊瞥了宋煊一眼:“大宋如此多的地方,就容不下你小子为官治理一方了吗?”
  
  “大宋的地盘真的多吗?”
  
  宋煊一句话就给晏殊噎住了,他当即瞪了宋煊一眼:
  
  “住嘴,以后这种话少说。”
  
  宋朝土地缩减不小,再加上宋太祖拿着玉府在云南那地界划了条线,说朕就要这么多地方罢了。
  
  当然也可以理解,更南边在他们看来都是野人了,完全没有教化的意义。
  
  林子密,毒蛇毒虫一大推,实在不适合居住。
  
  直到沐英带领大批士卒移民过去,才慢慢掌控云南等地。
  
  “我看你总是想要挑起战事,到时候获得军功的武将大规模出现,封无可封后,万一重演五代旧事,你小子担得起责任吗?”
  
  “晏相公。”宋煊用折扇遮住自己的面庞:
  
  “战事不是你想不打就能不打的,至少咱们这代人打了,兴许子孙三代就不用打了。”
  
  “咱们不打,那就等着子孙三代被打吧。”
  
  “更何况俺的策论想必你也看过来,范院长为何只放了一半张贴出来,你我心里都清楚为何。”
  
  晏殊当然清楚西北李明德那个西夏王开始在边疆挑衅了,自从他击溃了五十万辽军,膨胀的很。
  
  他不得不承认,宋煊那个策论预料的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