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大宋悍臣 > 第43章 破防(二更)

第43章 破防(二更)

第43章 破防(二更) (第1/2页)

宋煊与范仲淹所说的情况。
  
  晏殊会不知道吗?
  
  朝中的哪些宰相,也不如他们两人有见识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这就是大宋的国策,轻易动不得,是不能触及的禁忌。
  
  自从太祖皇帝推行中央集权后,厢军的地位一落千丈。
  
  别看归德军是赵匡胤起家的军队,但如今在这宋城里,归德军也是烂成一滩泥。
  
  在宋朝的兵制体系中,禁军是最为精锐强悍的。
  
  但厢军又是与禁军紧密相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厢军是禁军扩军的主要兵源,同时也是吸纳不合格禁军的最佳载体。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正是因为厢军的存在,大宋禁军体制才得以正常运转。
  
  再加上厢军的主要兵源是囚徒和流民等社会不稳定分子。
  
  虽然这样一来更使得厢军的素质堪忧,但它的存在却可以有效减轻社会治安压力。
  
  “朝廷只需要他们不会去作乱就行了。”
  
  在座的也没有外人,晏殊并没有说的云里雾绕的。
  
  张方平闻言眼睛微微睁大了一些,他本以为朝廷养着厢军是为了防御契丹南侵。
  
  虽然两方之间有了多年的和平,但是人家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可以直接陈兵攻打开封府,而己方只能被动防御。
  
  晏殊进一步解释道:“自古以来流民的安置问题都成为各朝各代的“老、大、难”问题,处理不当,必将“后患无穷”。”
  
  “而在此问题的处理上,大宋就别开新路,通过招募流民为厢军,既充实了军队实力,又维护了朝廷的安全。”
  
  “虽然战力堪忧,但人数众多,看护东南已经够用了。”
  
  晏殊的潜台词是宋与西夏、辽等强国接壤,为防其略边,宋廷将大部分禁军驻于西北和北方。
  
  因此不可能动用太多禁军镇守东南。
  
  而大宋常备军种主要是禁厢二军,所以厢军成为东南的主要镇守力量。
  
  从开国皇帝赵匡胤就看不上南人的习惯一直保留下来。
  
  他认为预防南方叛乱用不着太精锐的士卒,故而也放心用战力不强的厢军镇守东南各地。
  
  况且厢军镇守地方,防区几乎涵盖了大宋所有州郡。
  
  雍熙北伐失败,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杨业被俘绝食而死的那次战役。
  
  名臣张齐贤在雍熙在宋军处于极度被动的形势下,也是依靠厢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两次击退契丹的进犯。
  
  宋煊呵呵一笑:
  
  “其实晏相公说这么多,也不过是解释了朝廷招募大批厢军的重要性,但并没有让他们生活更好一些,完完全全是转移话题,同朝中的宰相说辞并无不同。”
  
  范仲淹方才也被晏殊的一通话给带歪了思路,没等他消化这些信息,便被宋煊给强行扭转过来了,遂又看向晏殊。
  
  晏殊无奈的笑了笑:“问题是存在的,若是裁撤大规模厢军,他们连点日常进账都没有,你觉得他们会不会去叛乱?”
  
  “就算给他们提高一些俸禄,整个大宋那么多厢军士卒,朝廷能拨一年,可年年都能拨吗?”
  
  “大宋的税收也并不是那么的高啊!”
  
  “谁都能看出问题,但问题该如何被妥善解决,才是最大的难题。”
  
  晏殊瞥了宋煊一眼:
  
  “你小子莫要只做出一点成绩就来与我炫耀,你宋十二心中装的是一两个县的百姓也就到头了,可朝廷那些宰相心中装的可都是九州万方啊!”
  
  宋煊:???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熟悉呢!
  
  不过也正常。
  
  人家高官在位十几年,如何能低头。
  
  “俺看书学习的时候,对一句话印象十分深刻。”宋煊瞧着晏殊笑嘻嘻道:
  
  “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晏殊一下子就有些破防了。
  
  大宋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又不是我造成的。
  
  你小子够不着朝中宰相,可这来刺激我?
  
  我不过是被他们踢出来的碍眼之人,哪有什么势力去改变朝廷格局?
  
  改变大宋百姓的生活困苦?
  
  他强忍着心中的怒气,瞧着宋煊:
  
  “宋十二,有本事你先把宋城这些百姓全都带动起来,让他们过上比以前好的生活,再来与我探讨那些虚头八脑的话。”
  
  “要是论从鸡蛋里挑骨头这事,你远远不如朝廷的那些台谏官。”
  
  晏殊说完后便起身离开,宋绶也叹了口气,转身跟上。
  
  倒是范仲淹瞧着宋煊:
  
  “十二哥儿,你太激进了,今后莫要总是急于求成,在书院里要好好磨磨你的性子。”
  
  宋煊站起身来行叉手礼瞧着他们下楼。
  
  “十二哥,你方才为何要说那些话?”
  
  “想说便说了。”宋煊见张方平眼里露出疑惑之色:
  
  “好吧,俺承认是话赶话了,下意识的想要掀开他们的遮羞布。”
  
  “哈哈哈。”
  
  张方平抚掌大笑起来。
  
  这才是十二哥的性子嘛。
  
  虽然他平日里看着颇为冷漠,但骨子里还是愿意帮助人的。
  
  要不然勒马镇那个小地方,人人都说宋十二是三害之首。
  
  可同样也有许多受了他恩惠的人,听到有人这样说,直接出面反驳,甚至与他人动手,不许如此污蔑宋十二。
  
  “当然了,这种话,俺在朝廷当中是不会轻易说出来的。”宋煊站在窗户旁瞧着晏殊气汹汹的远去:
  
  “晏相公还是面皮太薄,太要脸了,责任心强!”
  
  “为何这么说?”
  
  “朝中那些担任宰相的人,没有一个会听了俺这样的说辞直接气的拂袖而去,他们心中才是真正装着九州万方,纵然真的死一两个县的人,那在他们看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接着奏乐,接着舞,才是他们那种装着九州万方之人的感觉。”
  
  张方平愕然。
  
  庆历二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同时,晏殊才正式拜相。
  
  结果没当两年,就被新党成员给弹劾外放,认为他这个宰相对西夏过于软弱,以及在天子生母的事情上翻旧账做的不好之类的。
  
  “晏相公不喜斗争,善于自保,又细腻敏感,权谋对于他而言,还是过于复杂了。”
  
  宋煊认为晏殊自己个在朝廷中枢觉得事情过于复杂。
  
  他只能主动外出避祸,寄情山水的同时,也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那便是培养更多的学子。
  
  将来也好取代朝廷当中的那些蝇营狗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