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大宋悍臣 > 第31章 不花一文(二更)

第31章 不花一文(二更)

第31章 不花一文(二更) (第1/2页)

范仲淹也明白有些改革的事,不可操之过急。
  
  不过他当年来书院苦读也不是完全的埋首四书五经的儒生,故而也不希望来求学的学子只晓得为了功名读书,心中没有为天下人做事的理念。
  
  “晏知府说的对,倒是我操之过急了。”
  
  范仲淹也不过于迂腐之人,一旦提出什么观点,就必须要做出来。
  
  尤其是目前自己初到书院,还没有显示出来自己的能力,这些人抱着保守的态度,范仲淹也理解。
  
  “最主要的还是要筹措更多的资金,方能让书院变得更好。”
  
  晏殊虽然是一府主官,但并不是所有钱都能用的,尤其是宋朝的地方监察系统。
  
  上面的就不用说了,无论是通判还是地方上的县令,甚至连同级别的府州军监级别官员都可以对他这个知府进行监察。
  
  大家的制衡是相互的,北宋的官员系统就是一层层相互迭压,避免出现叛乱之事。
  
  这同样也造成了大量冗官现象,不仅是朝廷中枢要分宰相的权力相互制衡,地方上也是一样。
  
  “不错。”
  
  杨子墨作为书院的二代,他自是知道父辈创立书院的艰苦。
  
  没钱什么都干不成。
  
  书院只能给学子们提供一个集体住宿的地方,吃喝衣服都得自己解决,都是需要花不少钱的。
  
  再加上笔墨纸砚书本之类的,开销不会小。
  
  冬日里手上长冻疮的学子不在少数,并不是所有学子都盖的起棉被的。
  
  慕名前来读书家世好的学子也不少,许多都是家里平民出身的,他们都想着自己能忍过来,免得家里压力过大。
  
  毕竟一个壮劳力不参与生产,又要做这种费钱的事,大多都是举全家之力供应的,他们家里人也都是节衣缩食,盖着稻草过冬。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宋绶摸着胡须长叹一声。
  
  学子们读书费钱,书院就更费钱了。
  
  就在他们几个人话音落下的时候,宋煊出现在了门外。
  
  几个人见到正主来了,就是笑。
  
  宋煊进来之后先行礼问好。
  
  然后便瞧见除了宋绶冷着脸外,其余人都是挂着笑。
  
  他想着大抵是宋绶天生冷脸吧。
  
  至于宋绶对上他看好的学子张方平是什么脸色,宋煊倒是没见过。
  
  因为宋绶一般都是只给张方平单独开小灶的。
  
  此番张方平在入院考试当中考了第一名,可是让宋绶脸上极为有光。
  
  但是一想到宋煊这个不安分的主,拐带一向安分的张方平坐牢这事,宋绶就看宋煊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当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宋绶又没法子强硬的告诉张方平不要与宋煊来往。
  
  因为这不符合他心中的道义。
  
  宋煊并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反倒是“为民除害”,但这也太危险了!
  
  宋绶认为张方平总是跟宋煊在一起厮混,太没有安全感了,容易闯出祸来。
  
  倒是晏殊最先开口笑道:“十二哥儿,你可是惹了大祸。”
  
  “哦?”宋煊先是一愣,随即笑嘻嘻:“此事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呵。”晏殊伸出手指了指宋煊:
  
  “我就说他消息灵通吧,兴许比咱们还早知道东京的一些消息。”
  
  范仲淹也是见识过了宋煊的手段,对于晏殊的话并不怀疑。
  
  唯有张师德以及杨子墨这两个书院老人,不是很懂晏殊话里的意思。
  
  “晏知府这话,嗨挺有玄机的,小子一时间没懂,还望晏知府能够指点迷津。”
  
  宋煊依旧是装糊涂。
  
  晏殊却是不理会宋煊的话茬,而是对着一旁的范仲淹道:
  
  “希文,你最大的缺点便是不会装糊涂,这才朝廷里很是不好的行为,你再瞧瞧宋十二,他可是装糊涂的高手。”
  
  范仲淹无奈的笑了一身,他若是会糊涂,当年也不会离家出走,来到应天书院求学五年,都不回家。
  
  宋煊嘿嘿笑了两声:“晏知府,范掌教他改不了的,是天生的。”
  
  “你听听,你们都听听。”
  
  晏殊对宋煊的观感很好,毕竟大家都是神童圈子的,有些话并不需要说的那么明白。
  
  “这才是装糊涂的高手,十二哥儿将来在官场上定然能够如鱼得水!”
  
  宋绶却立即给泼了一盆冷水:
  
  “同叔的话未免过于肯定到了,以我观之,他宋十二有本事是不假,可他惹事闯祸的本事更大!”
  
  “范掌教还是好好磨一磨他的性子为好,免得将来在朝廷之上不管不顾就怼了太后与官家,怕是要去岭南吃虫子,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开。”
  
  宋绶这话,范仲淹自己个都做不到。
  
  他兴许是在宋煊前头,就先把太后与官家给怼了!
  
  指望着范仲淹拦着宋煊兴许是能拦住,必须得他范仲淹先上去嘲讽开怼才行,你们站我后面尽情输出。
  
  范仲淹无奈的摇摇头:“宋通判不要总是以异样的眼光看向他人,这不好。”
  
  张师德与杨子晋虽然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误会,但也能从他们的话里听出来,各自对宋煊不同的态度。
  
  其实张师德还是蛮欣赏宋煊的,他对于自己儿子能够与宋煊一同坐牢,还是极为肯定的。
  
  自家儿子虽然在读书上可能没有继承自己的优点,但是在人品上继承了自己的优点,这比前者更让他看重。
  
  尤其是自家儿子把在监狱里发生的事,事无巨细的全都给他讲了。
  
  张师德就觉得宋煊这小子绝非常人,是个有心思的人,这样人的今后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张师德因为是他爹老年得子,精子质量不行,以至于他体弱多病。
  
  尽管跟他爹一样考取了状元,延续了张家在应天府的威名。
  
  但是张师德在官途上并没有太大的进步,主要是身体遭不住,皇帝想重用他都是在害他。
  
  故而张师德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能够在官途上展现出极大的实力,帮助他完成此生未曾完成的遗憾之事。
  
  现在宋煊进入了他的眼帘。
  
  而杨子晋只想着完成父亲的遗愿,把应天书院好好的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读书人出来。
  
  如果这些人为官后,不求有多大的官位,但是能够治理一方出成绩,让百姓感念,那书院便没有白培养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