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王教头 (第1/2页)
箬溪乡勇队的成功编练,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长兴县各乡荡开涟漪。然而,韩彦深知,若要此法真正推行开来,光靠一腔热血和保家卫土的号召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必须解决:饷银何来?如何让训练更有成效?
数日后,县衙二堂内,一场关于乡勇钱粮的会议再次气氛凝重。
“韩县尉,不是下官不支持,实在是县库空虚啊!”户房钱书吏摊着手,一脸苦相,“先前补贴垦殖流民,已是勉力支撑,如今这乡勇操练也要钱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另一位老吏也附和:“是啊,韩大人。民间持械本已敏感,若再聚众发放钱粮,恐惹非议,上官若是追究下来……”
韩彦端坐其上,神色平静,显然早有腹案。他环视众人,缓缓开口:“诸位所虑,本官明白。然,乡勇并非脱产之兵,所谓补贴,非是军饷,而是操练犒赏与器械维护之资。”他条分缕析地说出筹措方案:
“其一,县衙并非全无作为。可从上月剿匪所得缴获中,划拨部分,作为启动之资。同时,开启武库,将闲置旧损之枪头、弓身修缮分发各乡,此乃实物之补。”
“其二,晓谕各乡乡绅大户,此为安家捐。彼等家业丰厚,若地方不靖,损失最大。出钱出粮练乡勇,保的是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此事,可由已见成效之箬溪村乡绅带头。”
“其三,各村若有族田、庙田等公产,可商议从其收益中划拨少许,或由乡勇在农闲时承担些修桥补路、挖掘沟渠之役,由村中公账或受益农户支付些许工钱,此谓以工代补。”
他最后总结,声音沉毅:“此三管齐下,并非要练出百战精兵,只为让乡勇们操练时能多吃一口饱饭,手中家伙更锋利些,心中更有底气!此事关乎长兴县能否在这乱世存有一线生机,望诸位摒弃成见,共度时艰!”
沈文渊见韩彦计划周详,且并未要求县库拿出大量真金白银,终于点头:“就依韩县尉所言试行。各房需全力配合,不得推诿!”
政策既定,韩彦再次来到箬溪村,不仅带来了县衙的决议,更带来了一个对王娇娘,乃至对整个西乡都影响深远的决定。
打谷场上,箬溪三村乡勇队正在操练,棍棒起落,呼喝有声。王娇娘一身利落短打,目光如电,穿梭于队列之间,不时出声纠正动作,甚至亲自示范,手法干脆利落,劲力十足。
韩彦与林四勇、田修文在一旁观看,微微颔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