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窝棚与新秩序 (第2/2页)
流民们沉默了片刻,随即如同潮水般涌向那片指定的河滩地。虽然荒芜,但总算有了一个“合法”的立足之地。
接下来的几天,窝棚区以惊人的速度形成。人们砍来树枝、芦苇,捡来破布烂席,搭起一个个低矮简陋却能遮风避雨的容身之所。虽然依旧贫困潦倒,但比起之前完全无序的流浪,这里似乎多了一丝微弱的秩序。
接下来的几天,林四勇和林岁安的身影,频繁出现在这片正在形成的窝棚区边缘。
林四勇带着护村队,亲自监督保甲长的推选。他选人的标准很直接:要么是原本在流民中略有威望、看似正直的老者,要么是身强力壮、眼神活络却懂得审时度势的青壮。
他当着所有流民的面,授予这几个被选出来的保甲长一根系着红布的短棍,象征性地赋予了他们维持秩序的权责,但也冷声告诫:“规矩立下了,执行不力,或是你们自身不端,第一个滚出去的就是你们!”
恩威并施,这是林四勇在实践他的统治术。
而林岁安,则带来了另一种“恩”。她背着她的药箱,身后跟着福平、福安两个哥哥,抬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大木桶。
“近日湿气重,易生疫病。这是用艾草、苍术等熬的防疫汤,每人可来饮一碗,预防时疫。”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开。
流民们将信将疑,但看着那清秀面庞上不容置疑的镇定,以及福平福安虽然警惕却并无恶意的眼神,终于有人怯怯地上前。
一个孩子咳嗽得厉害,林岁安蹲下身,仔细查看了他的喉咙和舌苔,从药包里取出几片甘草递给他母亲:“嚼含能缓解些,莫要喝生水。”那妇人愣愣地接过,眼圈一红,就要跪下,被林岁安抬手拦住。
医术,在这缺医少药的环境里,是比武力更直接收买人心的力量。
傍晚,窝棚区升起了稀稀拉拉的炊烟。几个男人围坐,话题不再是纯粹的抱怨。
“看到没?林家那位四爷,是个狠角色,但说话算话。今天张老三被选去修水渠,真给了半升杂粮!”
“那小神医也是菩萨心肠,那药汤喝下去,肚子里是暖和的……”
“屁的菩萨!”一年轻人稍稍压低声音。“那是人家手段高,给你立规矩的是他们,给你活路的也是他们。咱们的命,现在捏在人家手里。都给我放聪明点,守好规矩,好好干活,林家指缝里漏点,就够咱们活命了!谁敢惹事,不用林家动手,我第一个不答应。”
“对,小保长说得是!”众人纷纷附和。恐惧与希望交织,内部监督机制开始运转。
夜色渐深,林四勇和林岁安站在村口,回望那片在暮色中如同巨大蜂巢的窝棚区。灯火零星,却不再是一片死寂。
“四叔,骨架搭起来了,但血肉还未丰盈。”林岁安轻声道。
“嗯,”林四勇目光锐利,“下一步,要让这骨架动起来,为我们所用。秋收后的水利、冬天的工坊……岁安,你注意到没有,流民里有些半大的小子,眼神机灵,无所事事。”
林岁安立刻领会:“四叔的意思是……”
“找机会,挑些看得顺眼的,或手脚麻利的,吸纳进来。福平福安身边需要跑腿学活的,护村队也需要新鲜听话的血脉。从小培养,才最是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