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2章 高炉冷锻,灌炒并用 (第2/2页)
全家人都去狼尾山帮忙了,小媳妇雪宁一个人留在空荡荡的宅院中,难免孤单。
她也不止一次的,要求也要为夫君的事业做些贡献。
只不过,工地上实在没有什么适合她的工作。
靳安考虑了很久,最后只要从县城招来一批厨娘,由雪宁带领着,去给大家做饭。
经过了半个月左右的修葺,如今的狼尾山,已经恢复了往日欣欣向荣的样子,甚至更胜往昔。
一座高约六米的高炉,也在多次失败下,经过靳安等人的努力,修建完成了。
这座高炉外表呈柱形,远远看上去很像是一根烟囱。
整体用巨石搭建,内部涂满耐火烧的搪泥,在高炉的底部连通着巨大的人力鼓风机,仅木柄就有半人来高。
而另一侧则安装着出铁口,被焦炭高温熔炼后的铁水,将会从此处流出,而上方的渣口则负责派出熔渣。
靳安的记忆中,这种从高炉中直接流出的铁水,被称之为“生铁”。
其实从材质质量上来讲,已经超过大部分市面上的铁料了。
不过作为打造兵器的主体,其铁质太脆,延展性不好,缺陷明显。
这时,将生铁融化后不断搅拌,待脱碳完成后,剩下的“熟铁”在延展性方面,就要优秀多了。
靳安先铁匠,分别将生铁和熟铁,打造成长刀和甲片,再将甲片缝制成铁甲。
并将打造出的兵器和铁甲,拿去和现有的兵器作比较,这一比之下,差距显著。
如今市面上常用的刀剑,由于冶炼铁矿的时候多用木炭作为燃料,导致温度不够,无法熔炼出矿石中掺杂的过多杂质。
这也导致了刀剑的刚性和锋利程度大受影响,朝廷每年消耗大量军费,用以淘汰就装备但却收效甚微,正是这个原因。
另一方面,用于制作甲片的传统铁矿由于缺乏韧性,尤其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很容易断裂,这也让将士们的生命安全不免受到威胁。
相比较之下,新型的甲片表现就要好的多了。
靳安派人专门做了实验,将甲片加热到四十度左右,再迅速将其放入冷水之中,待过一会拿出来的时候,再用弩箭射击。
虽然在冷热交替的变化下,又遭受了巨力的冲撞,但甲片最多只是变形,并没有断裂或是残缺。
“师父,用新方法制作的兵器和护甲好厉害!”
老七兴致勃勃道:“能不能给我和老八先一人弄一套?”
老八虽然站在一旁憨憨的笑着不说话,但靳安从他的眼神里,分明发看到了迫切的欲望。
三娘也笑道:
“夫君,等到我们的规模再大一些,生产出来的武器卖的多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说不定真能达到你常说的‘富可敌国’!”
雪宁不明白武器的好与不好,但既然大家都很兴奋,她自然也跟着高兴。
不过靳安用手掰了掰新打造出长刀的刀刃,眉头紧锁道:
“估计这个水平的武器,也只能和宰相手下造出的兵器打个平手。”
“看来只能使用灌钢和冷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