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锦书遥寄慰亲思 (第1/2页)
北地王家过继风波既定,府中气氛为之一新。
虽仍在孝中,白幡未撤,但因有了王煜这个承继香火的嗣子,上下人等心中仿佛都有了主心骨,连带着那份无处不在的悲戚也冲淡了几分,添了一丝小心翼翼的生机。
林望舒心中挂念扬州兄嫂与侄儿侄女,待诸事稍定,便提笔修书。
她先给兄长林如海与嫂嫂贾敏去信,信中并未详述族中纷争的腌臜,只略略提及已遵婆母之意,过继了亡夫生前看重的族中子侄王煜为嗣,家中一切安好,让兄嫂勿要挂念。
又另写了一封,单独给文嬷嬷,言辞恳切,托她得空时多往林府走动,务必为黛玉和贾敏请个平安脉,细细记录二人身体状况,若有任何细微变化,均需来信告知。
她深知贾敏根基已损,黛玉体质孱弱,有原著的剧情线,丝毫大意不得。
信写毕,她又亲自打点礼物。
给兄长的是一支上好的老山参并几张稀有的皮毛;给贾敏和黛玉的,则是北地特产的滋补药材,如黄芪、当归等,并几匣子精心炮制、药香清雅的安神香囊;连承璋和忠伯也没落下,各得了一份北地匠人做的精巧皮影玩偶和耐磨的皮制项圈,项圈上还有一个铃珰。
给文嬷嬷的则是一套齐全的银针和几本她亲笔注释的北地药材图谱。
所有物件连同书信,皆交由赵猛手下最稳妥的护卫,快马加鞭送往扬州。
“难为你想得如此周到。”
王周氏见儿媳处事妥帖,心中慰藉,拉着她的手道,“现在杂事差不多了,内宅的事你都知道了,我们家也不大,我如今可以代为管着些,但是外头的一些产业、人手,你也得渐渐熟悉起来。”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因为孝期,王周氏开始带着林望舒低调出行了解自家产业。
先是见了王家在本地几家铺面、田庄的管事,听他们禀报账目、收益。
林望舒并不多言,只静静聆听,偶尔问上一两句,却往往切中要害,让几个原本有些轻慢的老管事心中凛然,不敢再因她年轻而小觑。
随后,王周氏又带她去了王家参股的一支往来南北的商队。
这商队由城中几家武官家眷合股组建,王家所占股子最少。
领头的姓钱,是个面色红润、眼神精明的中年人,言语间对王周氏虽恭敬,却难掩几分敷衍。
林望舒冷眼旁观,发现商队中另有三个沉默寡言的汉子,虽作伙计打扮,但行动间依稀可见行伍痕迹,与其他伙计格格不入,颇受排挤。
过后看赵猛等人与三人多有交谈,颇为熟稔,问过赵猛,才知道当初参股商队就是为了退下来的老兵有个去处,但是这个去处似乎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生计,并不能让人过上好日子。
回来后,林望舒便与王周氏在房中密谈。
“娘,我看那姓钱的,心思活络,只怕早已与其他几家更为亲近。我王家股子既少,话语权也轻,长此以往,恐被他们寻个由头踢出局,连本金都难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