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星空下的约定 (第1/2页)
郊外的露营地选在一片开阔的河滩上,傍晚的风裹着青草的潮气,吹得扎在地上的彩色帐篷布轻轻晃动。李默抱着刚满三岁的儿子小远,林溪牵着五岁的女儿念念,踩着夕阳铺下的金红碎影往营地走时,远远就听见了热闹的笑闹声——骑手们有的在搭烤架,有的围着王秀阿姨递过来的竹篮拿馒头,竹篮里还冒着刚出锅的热气,是王秀早上特意蒸的红糖馒头,说“孩子们爱吃甜的”。
“李哥!林姐!这儿呢!”骑手小陈挥着手里的烤串签子,旁边的烧烤架上,鸡翅正滋滋冒油,裹着的蜂蜜在夕阳下泛着琥珀光。小远趴在李默肩头,小手立刻指向烤架,嘴里含糊地喊“肉肉”,惹得周围人都笑。念念则拉着林溪的手,跑到放着气球的帐篷边,和几个骑手家的孩子追着彩色气球跑,气球绳上系着的小铃铛,叮当作响,像撒在风里的碎银。
王秀阿姨看见他们,赶紧擦了擦手上的面粉走过来,接过李默怀里的小远:“来,让奶奶抱,你爸这一路抱得胳膊都酸了。”她摸着小远软乎乎的头发,眼里带着笑,“这孩子眉眼像你,性子倒像老周,上次来家里,看见我择菜,还主动递小凳子呢。”李默心里一动,想起老周日记里写过“看见孩子就想起自己小时候,得让他们活得轻松点”,喉头轻轻发紧,却笑着点头:“您多带带他,比我们会教。”
篝火是傍晚七点多点燃的,干松枝“噼啪”作响,火苗窜起半人高,把周围人的脸映得通红。骑手们围坐在火堆旁,轮流讲着配送路上的趣事。小陈嚼着烤玉米,说上次送儿童医院的退烧药,赶上晚高峰堵车,他把外卖箱抱在怀里,跑了三公里,到的时候药还是温的,孩子妈妈拉着他的手哭,说“再晚十分钟孩子就烧到40度了”;骑手老赵则挠着头笑,说前几天送一个独居老人的菜,老人说“小伙子你帮我把菜放冰箱吧,我腿不好”,他进去才发现老人家里的灯坏了,顺手帮着换了灯泡,老人非要塞给他两个煮鸡蛋,说“热乎的,你路上吃”。
“以前总觉得送外卖就是混口饭吃,”老赵喝了口啤酒,声音有点发哑,“直到跟着李哥搞联盟,才知道咱们骑手也能帮人,也能被人记着。”周围的人都点头,王秀阿姨擦了擦眼角,说:“老周要是在,肯定高兴。他以前总说,‘咱们跑的不是单,是人心’,现在你们都懂了。”
念念坐在林溪身边,手里拿着半块红糖馒头,突然举起来问:“王奶奶,老周爷爷是不是也喜欢吃这个馒头呀?”王秀阿姨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把念念拉到身边:“是呀,老周最爱吃我蒸的红糖馒头,每次聚餐都要吃两个,还说‘甜到心里去了’。”念念似懂非懂地点头,把馒头掰了一小块,放在火堆旁的石头上:“那我给老周爷爷留一块,他要是回来,就能吃了。”
篝火渐渐弱下去时,夜已经深了。大家把垫子铺在草地上,躺在上面看星星。天空像一块洗过的深蓝色绒布,缀满了细碎的星星,亮得能看清银河的淡白轮廓。小远趴在李默怀里,已经睡着了,小鼻子轻轻翕动,呼吸里带着奶香味;念念则靠在林溪腿上,小手指着天上最亮的那颗星,声音软软的:“爸爸,那颗星星好亮呀,是不是老周爷爷?他在看着我们对不对?”
李默顺着她的手指看去,那颗星确实格外亮,像一颗嵌在绒布上的碎钻,正温柔地闪着光。他伸手摸了摸念念的头,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扰了星星:“是呀,那就是老周爷爷。他在天上看着我们,看着咱们骑手兄弟都好好的,看着你和弟弟开开心心的,就像他以前在的时候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