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温室大棚图纸到账 (第1/2页)
秋收的日子越来越近,大队部的喇叭喊了一早上,催各家劳力去晒谷场开会。苏瑶刚把最后一碗红薯粥端上桌,院外就传来招呼声:“苏知青,开会了!”
“知道了。”她擦了擦手,对三个孩子说,“你们在家乖乖的,娘很快回来。”
陆星辰点头:“娘放心,我看好弟弟妹妹。”
苏瑶摸了摸他的头,戴上草帽往晒谷场走。场子里已经聚了不少人,男人们蹲在地上抽旱烟,女人们凑堆说着家常,孩子们追跑打闹,闹哄哄一片。
李书记站在临时搭的高台上,清了清嗓子:“都安静!开会了!”
喧闹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看向高台。
“今天说秋收增产的事。”李书记开门见山,“今年雨水少,庄稼长势差。邻村搞大棚,收成比咱们好。咱们要不要试试?”
底下立刻炸开了锅。
“大棚?那玩意儿能行吗?”
“听说挺费钱,咱们大队有那么多钱?”
“就算有钱,谁会弄啊?没见过。”
李书记皱眉等议论声小了些,又说:“钱的事不用担心,我向公社申请了,能批下一部分。就是这大棚怎么搞,咱们没人懂。”
他看向技术员小马:“小马,你在农校学过,说说看。”
小马推了推眼镜,有点不好意思:“我学过理论,但没实际搞过,具体怎么设计,不太清楚。”
底下又是一阵议论,不少人脸上露出失望。
苏瑶站在人群后,心里一动。她想起昨天系统奖励的白菜种子和土豆,又想起自己说过家传秘方能让庄稼长得好。要是搞成大棚,悄悄用点灵泉水,说不定收成能翻几番。她记得系统好像有温室大棚相关奖励。
“我会画图纸。”清脆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所有人转头看向苏瑶。
“苏知青?你会画大棚图纸?”李书记有些惊讶。
苏瑶点头:“嗯,以前在书上看过相关介绍,大概知道怎么画。”她没提系统,只说是从书上看来的。
话音刚落,就有人笑起来。
“苏知青,你一个城里姑娘,知道啥叫大棚?”村里的老油条刘老五撇着嘴,“别是只会纸上谈兵吧?”
“画几张破纸有啥用?能当饭吃?”
“我看她就是想表现自己,真让她弄,指不定搞成啥样。”
嘲讽声此起彼伏,苏瑶脸上没什么表情,只看着李书记:“李书记,能不能借我笔墨?我现在画出来,行不行大家一看就知道。”
李书记犹豫了一下,看苏瑶不像说大话,点头:“行,去大队部拿笔墨。”
很快,有人拿来笔墨和几张粗糙的草纸。苏瑶找了块平整的石头,把纸铺在上面,蘸了蘸墨,深吸一口气,开始画起来。
她动作熟练,笔下线条流畅准确。先画了长方形的大棚框架,标上通风口的位置,又画了温度计的大致样子,甚至标注了大棚的高度、宽度和长度。
一开始,还有人在旁边指指点点说风凉话。但随着图纸越来越清晰,议论声渐渐小了,不少人凑过来,看得津津有味。
小马也挤过来,越看眼睛越亮,嘴里不停念叨:“这个通风口设计得好,能调节温度……还有这个温度计,太关键了……”
苏瑶画完最后一笔,放下笔对众人说:“大家看,这是我设计的大棚图纸。有了通风口,能保证棚里空气流通;安上温度计,能随时掌握棚里温度,庄稼才能长得好。”
人群里一片寂静,刚才嘲笑苏瑶的人,脸上都有点挂不住。
李书记拿起图纸,仔细看了半天,激动地说:“好!好!苏知青,你这图纸画得太专业了!小马,你看怎么样?”
小马接过图纸,反复看了好几遍,连连点头:“李书记,这图纸太厉害了!比我在学校学的还详细,照着这个建,肯定没问题!”
刘老五张了张嘴,想说什么,被旁边的人拉了拉衣角,只好把话咽回去。
苏瑶心里松了口气,正想再说点什么,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声音:【解决集体难题,奖励温室大棚材料清单。】
她赶紧在心里调出清单,上面列着竹竿、塑料布、铁丝、钉子等材料,甚至有详细数量。最让她惊喜的是,清单最后有一项“特殊肥料”,后面留着空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