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范疏 (第2/2页)
曲凌这一次没有说难听的话,重新坐了下来。
范疏哭了一会儿,才说起他的经历。
扬州前刺史陆远死后,漕运的生意很快就保不住了。
这还不算什么。
范家就被逼得在扬州活不下去。
范老爷准备携带全家离开扬州回到祖籍地。
却在路途中遭遇劫杀。
一家老小全部丧命,唯有他侥幸活下来。
富贵人家的小公子,一夜之间沦落小叫花子。
是父亲的一位好友找到他,抚养他长大,并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庾亮害的。
他要报仇。
精心谋划后,终于接近庾亮,做了个师爷。
他卧薪尝胆,殚精竭虑,不惜献身勾引他的夫人,只为探查到更多的线索。
俪娘的嘴很严,始终不曾透露半句庾亮的事情。
他找到的,也就是庾亮受贿贪污的证据。
只是这证据,又能交给谁呢?
如果他离开扬州去京城告状,庾亮很快就会起疑,并且追杀他。
直到新帝登基,江南出了事,嘉安公主要来,范疏便有了计划。
嘉安公主初到江南的那夜,庾亮并不想去迎。
他还记得庾亮的原话,“听闻公主是在京城犯了事,被陛下丢到江南来的,煞有介事地封了个钦差。”
“何况,她是为江南学子罢考一事而来,此事牵扯到年家,本官大张旗鼓去迎了,岂不是扫了年家的颜面。”
范疏其实挺想见见嘉安公主的。
他也打听到,这位公主并不是皇室的人,却格外受宠。
于是,他劝庾亮,“公主毕竟是奉命前来江南,大人不去迎,难免被抓到把柄,不如让我去,若公主真问起来,便说大人病得厉害,怕过了病气。”
庾亮自然是同意。
到了码头,他刚好看到年家二爷被扔进水里。
嘉安公主似乎并不在意有没有人前来迎她。
那一刻,范疏很失望。
没有想象中的大发雷霆,这位公主,果然只是来避祸的。
就算自己把证据交给她,也没用。
转折点便是年家门口的那场大戏。
嘉安公主弹指间,杀了两个人。
嘉安公主杀了人,还让年家挑不出理。
范疏又看到了希望。
再让他惊喜的是,嘉安公主暗中在查庾亮。
庾亮很不干净,当官的没有几个是干净的。
只要朝廷去查,庾亮就跑不掉了。
他决定添一把火,乔装后给花雨巷的乞丐说了庾亮做过的亏心事。
池渊问,“你既握有庾亮的罪证,为何不直接呈给公主,偏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难道不是画蛇添足吗?”
范疏喉结动了动,声音带着几分苦涩。
“庾亮与梁王勾结,官官相护早已成了常态,我一个无权无势的师爷,怎么敢赌?”
“谁知道公主是会为我讨回公道,还是与他们同流合污?”
他顿了顿,“我不知公主为何要查庾亮,但多留个心眼,总没错。”
事情没有定论之前,不暴露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他看向裴景明,眼神里满是不解,“倒是王爷,您怎么知道我的真名?又怎么会恰好撞破我与俪娘……”
他脸上掠过一丝难堪。
裴景明挑眉,“这些消息,难道不是你自己透露的?”
“我既然刻意隐瞒,又怎会说这些于己不利的事?”
范疏立刻反驳,“我接近俪娘,是为了知道更多的内幕,可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于俪娘也不好,怎会宣之于口。”
裴景明看向一旁的汉子,也就是昨夜说漏嘴的那人,“范疏的真名和艳闻,是从哪里听来的?”
那汉子听了范疏的一番话,已是合不拢嘴,此刻更是语无伦次,“我……我是听别人说的啊,巷子那边都这么传,说刺史夫人和师爷走得近。”
“我们也是听说的,”另外几个人连声附和,“一直都是这么传的,只是没人敢拿到面上说。”
范疏彻底愣住了,脸上血色尽褪。
他背后生寒,原来他的身份,他隐秘的事情,早就被人口口相传。
他敢在扬州城散播庾亮的事情,是瞧准了时机。
科举在即,加上公主的震慑,庾亮焦头烂额,没空管一些街头巷尾的传言。
没想到,也是因为这样,他自己躲过了一劫。
“看来这扬州城里,还藏着个我们不知道的人。”
裴景明抚掌大笑,“这人倒是有趣,你散播消息引我们注意,他又把你的底细捅出来。”
范疏百思不得其解。
同时知道他的身份和他与俪娘事情的人,根本不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