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备礼道歉 (第2/2页)
她吩咐太监,“宣旨。”
宣旨的太监看着老态龙钟,朝中老臣一眼就识得,是当年先帝身边的吴公公。
他很多年没露面了。
都以为他死了。
没想到还有现世的一天。
皇帝特意让他宣旨,也是想告诉众人,他还活着。
吴公公上前展开黄绢。
旨意是曲凌上奏请收回爵位,深明大义,怜其孤苦,特封为嘉安公主,追封其母徐氏为昭月长公主。
这旨意若是细挑,能挑出刺来。
只是,没人想挑这个理。
宋光死后,中书省不再设中书令,皇帝将职权抓在自己手中,只有一个中书侍郎辅佐左右。
萧辞豫不说话,御史大夫张敬也不说话,谁敢说话,那就是不服皇帝。
“颐亲王,”皇帝又点名,“你有错在先,备礼,给公主道个歉。”
所有人的眼光都聚在颐亲王身上,只想到了一个词,上不得台面。
时值盛夏,天气燥热。
退朝时,颐亲王官服已被汗水浸透。
他怒气冲冲回到王府,一进后院就踹翻了冰鉴。
“这才几月,就用上冰鉴了,府里的银子,都是这样被你花没了的!”
颐王妃是个文弱的妇人,容貌平凡,只称得上清秀。
她忙命下人把冰鉴抬出去,又战战兢兢道,“王爷息怒。”
颐亲王看见她就心烦,要不是为了儿子,他根本懒得踏入这个院子。
“崇礼还有几日到京城?”
王妃说,“快了,明日就回京了。”
当初赵崇礼和宋璋同在东宫陪在太子身边,两人起了冲突,吓得王妃又是备礼又是要亲自上门去道歉。
颐亲王也不安,可还是觉得这样太丢人了。
便找了个借口把赵崇礼送出去云游,实则避祸。
“都是你这个眼皮底子浅的无用之人,和宋家来往密切,害得本王被赵莒针对!”颐亲王破口大骂。
王妃掩面而泣。
怎么能怪她呢。
明明是王爷说宋家权势滔天,私底下要多走动打点。
她家世不显,也不是京城的贵女,父亲是江南大儒,与老王爷乃至交,这才聘了她。
老王爷过世后,她的夫君从不把她当回事,大呼小叫是常有的。
颐亲王把气都洒了,再去了侧妃冯氏的院子。
冯氏的是军器监少监的女儿,容貌艳丽,最会察言观色。
她备受宠爱,住的是府上最好的院子。
四角皆有冰鉴,凉意沁人心脾。
珍贵的轻容纱挂在院子里,既挡住了烈日,又将纱下的人衬得肌肤如雪。
她穿着轻薄的外衫,一眼便看出颐亲王是动了怒。
“王爷可还是为那两位郡主烦心?”
手中的扇子扇着风,一个眼神吩咐丫鬟去取冰镇的花茶来。
颐亲王感受到了凉意,心中的燥热去了不少。
转眼看见冯侧妃白皙的胸脯,又口干舌燥。
“定襄侯府那丧门星如今可是公主了。”
颐亲王一把将人搂进怀里,双手不老实,眉眼阴骘,“陛下还让我备礼给她道歉。”
冯侧妃用扇子遮住嘴,笑声如铃,“王爷是干大事的人,何必在意一个的小丫头。”
丫鬟端着茶来,冯侧妃亲手捧着喂给颐亲王,“妾身有法子收拾她,给王爷出气。”
“本王都没有找到她的弱点,你有法子?”
颐亲王不信。
“你们男人啊,光会打打杀杀,”冯侧妃嗔了他一眼,朱唇吐气如兰,“我们女人,才懂得如何对付女人。”
“不过——”
冯侧妃美眸轻转,“得借王妃的名义才能办成此事。”
“你只管去办,”颐亲王毫不在意的挥手,“王妃不必放在心上。”
他见冯侧妃魅惑勾人,顾不得青天白日的将人拉入内室。
当天下午,一封请帖从颐亲王府递到了靖威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