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择定本经,大儒要来? (第2/2页)
“果然……还是《春秋》。”王明远放下信纸,长长吁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
这条路注定艰难,但无疑是最适合他的道路。
就在王明远刚刚确定本经,准备沉心苦读之时,书院里突然传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引得所有学子都沸腾了起来!
这日午后,周教谕刚讲完课,并未立刻宣布散学,而是面色凝重又带着一丝罕见的激动,扫视着堂下众学子,缓缓开口:“肃静!有一要事告知诸位。”
讲堂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周教谕身上。
“据书院所得消息,”周教谕的声音清晰地在安静的讲堂内回荡,“致仕归乡的当朝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周文正周大人,不日将莅临我岳麓书院!”
“周太傅?”底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抽气声!
周老太傅!那可是真正名动天下、桃李满朝堂的人物!
历经三朝,曾任帝师,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虽已致仕归养,但其在士林中的声望和影响力,依旧无人能及!
周教谕待底下稍稍安静,继续道:“周老大人年事已高,此次乃是念及乡谊,顺路至书院稍作盘桓,或会于下月举行一二次大讲。此乃千载难逢之机遇!尔等务必珍惜!”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按书院旧例,凡有大儒名士莅临,诸生皆需撰文一篇,题材不限,经义、策论、诗赋皆可,字数不必过多,重在言之有物,彰显我岳麓学子之风骨才学。书院诸位教谕将择优遴选,呈予贵客阅览。若文章能入周老法眼,得其片言只语点评,乃至召见垂询……尔等当知这意味着什么!”
这话如同点燃了干柴,所有学子的眼睛瞬间都亮得吓人!
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步登天的可能!
即便不能被收为弟子,哪怕只是得到周老太傅的一句夸奖,也足以让一个学子声名鹊起,在未来的科举仕途上获得难以想象的助力!
虽然周教谕也暗示周老年事已高,早已不再收徒,但万一呢?万一自己的文章惊才绝艳,打动了老人家呢?
就算没有万一,能被这样一位泰斗级的人物看到自己的文章,本身就是莫大的荣耀和资本!
顷刻间,整个乙班都弥漫开一种极度兴奋、紧张、摩拳擦掌的气氛,方才下课的慵懒一扫而空,每个人腰杆都挺得笔直,眼神灼灼,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篇能改变命运的文章。
王明远的心也忍不住怦怦跳了起来,周太傅的大名,他早已如雷贯耳,这可是真正活在传说里的人物!能亲眼见到,聆听教诲,已是幸事。若能得其青睐……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虽然自知文章在藏龙卧虎的岳麓书院并非顶尖,想要被选中的几率微乎其微,但面对这样的机会,谁能不心动?谁能不全力以赴?
难!但……难就不做了吗?
王明远握了握拳。无论如何,这是一次机会,一次检验自己学业、开阔眼界的机会。他必须全力以赴,写出自己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至于结果,尽人事,听天命。
他看着周围已然陷入狂热状态的同窗们,仿佛已经听到了无声的战鼓在岳麓山上擂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