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屋漏逢雨 (第2/2页)
这种贴身之物,安尚书也保管的好好的,那册子上的印章,到底从何而来?难道有飞贼,入夜后悄悄偷了,再飞到礼部盖章吗?
皇帝自己都觉得设想荒唐。
而伪造印鉴的可能性,很低,印鉴会用专业的笔触,阴刻阳刻等等特殊技法,还有专门的微雕痕迹来防伪,这一切痕迹,都是符合原印章的。
可皇帝不想就这么放弃安尚书。
他欠了大哥的道德债先不提,安尚书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指望安尚书能够肃清朝廷风气,若是被这么扳倒,观望的百官谁还敢投靠?
东宫原先的臣属,先帝时尾大不掉的老臣,世家子弟等等,更要得意洋洋了。
皇帝思索时,就在乾泽宫的小花园走动,任由冷风让自己的头脑清醒。
他抬眼,正好撞见某个侍卫欲言又止的神情。
嗯,这谁?
看着对方格外出众,不会泯然于众的风姿,他立刻想起来了,喔,宜卿的长兄!
一个长相极其出彩且性格.....嗯...啊.....唔的男子。
看样子,他有话要说?
皇帝索性无事,就招手让韩世衍过来,私下问话。
“韩爱卿在御前当差也有段日子了,还适应吗?”
韩世衍一板一眼的说:“刚来时又累,又烦,还无聊,坚持下来也就习惯了,我父亲说,天下的路没有轻省的,总要选一样苦头吃,不然怎么都落不着。”
皇帝听的可乐,难得遇到一个说实话的,当真一点折扣不打,也不说违心的奉承。
皇帝自有心胸,便直接问,韩世衍刚才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韩世衍犹豫片刻说,“臣知道皇上正为了安尚书印鉴的事烦忧,便想说,臣以前认识一个极其擅长刻章的市井闲汉,或许能作为突破口。”
“只是臣知晓的消息,已经是五年前了,不晓得那闲汉,还在原址吗?所以臣才犹豫。”
皇帝精神一震,“速速道来。”
这还是五年前的事了,当时韩舒宜还没进宫呢。
时下信件来往,都用印章做身份鉴别,她好奇如何防伪的事,便托了韩世衍去打听消息。
还真别说,猫有猫道,当时韩世衍就在贫民窟里,找到过一个擅长这门手艺的老汉。
老汉对着他们带去的印章,摩挲了三天,最后仿造出一个,至少有八成像的印章来,唯一区别就是印章顶部的图案不同。
据得意的老汉说,若是给他更长的时间,还能仿的更像。
老汉之所以有这么绝的手艺,是因为他家祖上三代都是做印章的,精通各种技法,老汉本身从五岁开始摸石头,才有这么厉害的手艺,换成别人,绝对不行的。
韩舒宜满足了好奇心,就把此事过了。时间久远,韩世衍也想了许久,才想起此事。
皇帝心中有数,便找韩世衍问出老汉的姓名特征住址,打算低调出宫,一探究竟。
此事需保密,若是泄露出去,只怕幕后之人狗急跳墙,再想出什么别的招数。
皇帝换好便装,把何欢留下支应场面,带了几个贴身侍卫,留下一句“绝密,不可告知任何人,”就出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