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 第四十三章 星县之行

第四十三章 星县之行

第四十三章 星县之行 (第2/2页)

沿着陡峭的土台阶走下院子,叔叔和婶婶早已闻声迎了出来。他们都是典型的当地农民模样,脸庞被岁月和风沙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手掌粗糙,但笑容无比质朴热情,嘴里不停地用方言说着“快进屋、快进屋”。
  
  走进安排给他们住的南面窑洞,一股阴凉干燥的气息包裹而来。窑洞很深,右手边是一盘占据了几乎半间屋子的土炕,炕上铺着崭新的席子;左手边墙上挂着一台不大的液晶电视,下面摆着一张旧方桌,上面放着暖水瓶和几个杯子。再往里,左边是砌着大锅台的灶火,右边摆着餐桌和几个柜子。陈秋铭环顾四周,陈设虽然简陋,甚至有些贫寒,但处处收拾得井井有条,透着一种踏实过日子的气息。
  
  稍事安顿,喝了口水,黎晓知便迫不及待地拉着陈秋铭去看望爷爷。
  
  爷爷住在西面的窑洞里。老人七十多岁了,头发全白,背有些佝偻,脸上是刀刻般的深纹,耳朵背得厉害,和他说话必须凑得很近,声音很大才行。但一看到黎晓知,老人浑浊的眼睛立刻放出光来,激动得嘴唇微微颤抖,颤巍巍地从炕头的柜子里摸出藏着的苹果、核桃和点心,一个劲儿地往黎晓知手里塞,含糊地说:“吃,晓知,吃……”
  
  爷爷的窑洞同样简陋,却异常整洁,土炕上的被褥叠得棱角分明,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可见老人是个极爱干净的人。最引人注目的是靠墙的柜子上,端端正正地摆着三张用相框仔细装好的老照片:一张是爷爷奶奶与黎晓知父亲、叔叔、姑姑的全家福;一张是爷爷和年轻许多的黎晓知的合影;还有一张是黎晓知四姐妹小时候的合照。时光在这些黑白或彩色的影像中定格,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家庭的聚散与血脉亲情。
  
  黎晓知拉着爷爷的手,大声地和他聊着天,问他身体怎么样,平时都吃什么。爷爷听得半懂不懂,只是不住地点头,咧开没剩几颗牙的嘴笑着,目光几乎一刻也舍不得从孙女脸上移开。
  
  很快,婶婶在外面喊吃饭了。晚餐很丰盛,都是当地的特色:热气腾腾的饸饹面,喷香的小米粥,金黄的炒鸡蛋,还有自家腌的咸菜。他们这里有个特点,餐桌上总会摆着一罐被切碎的韭菜,在他们这里,韭菜和葱花、香菜一样,都好像是基本的调味品一样。爷爷、叔叔婶婶、堂哥堂嫂和堂妹围坐一桌,不停地给陈秋铭和黎晓知夹菜。
  
  席间,叔叔本来不让爷爷喝酒,但黎晓知和陈秋铭来了,老人家高兴,破例允许他喝一点。黎晓知小声对陈秋铭说:“爷爷酒量深不可测,家里没人喝得过他。”陈秋铭笑了笑,端起酒杯敬爷爷:“爷爷,我陪您喝点。”
  
  于是,一老一少便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来。爷爷喝得高兴,话也多了起来。陈秋铭在新州工作时练就的好酒量此刻派上了用场,既热情陪酒,又把握着分寸。最终,爷爷喝得满面红光,拍着陈秋铭的肩膀连连说“好后生!”,自己却先有了七八分醉意,被婶婶笑着扶去休息了。叔叔一家都惊讶地看着面不改色的陈秋铭,纷纷夸他酒量好。陈秋铭只是谦和地笑笑。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白天,陈秋铭陪着黎晓知去看望村里还健在的几位老人,跟着堂哥去山峁上转悠,看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和漫山遍野的枣树;黎晓知则去找她小时候的玩伴。那些和他们年纪相仿的青年男女,大多已经结婚生子,留守在这片祖辈生活的土地上,或务农,或偶尔打点零工。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手掌粗糙,但笑容同样灿烂,聊起家里的孩子、地里的庄稼、今年的收成,眼里有着另一种满足和踏实。陈秋铭看着他们,不禁思考,人生或许真的有多种模样,这种扎根于泥土的生活,固然艰辛,却也有着城市难以体会的简单与纯粹。
  
  然而,平静之下也有波澜。一天晚饭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堂妹突然和叔叔婶婶吵了起来。原因是堂妹马上高中毕业了,预期的高考分数只够上专科院校,她很想继续读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叔叔婶婶觉得读专科没用,浪费钱,还不如早点找个婆家嫁了,或者在家帮着干活。言谈间,似乎更倾向于把有限的积蓄留给儿子(堂哥),觉得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人。
  
  “你们就是重男轻女!只知道把钱都给哥盖窑、娶媳妇,到我这儿就啥都舍不得!”堂妹委屈得直掉眼泪,饭也没吃就跑回了自己房间。
  
  气氛一时变得很是尴尬。叔叔闷头抽着旱烟,婶婶在一旁唉声叹气。
  
  陈秋铭和黎晓知对视一眼。陈秋铭放下筷子,斟酌了一下语气,开口劝道:“叔,婶,我说两句可能不中听的话,你们别见怪。”
  
  叔叔抬起头看着他。
  
  “我觉得,让妹妹去读书,不会是坏事。”陈秋铭语气平和但坚定,“读专科并不代表没出息,现在很多技术类专科毕业的孩子,工资比大学生还高。关键是能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自立。退一步说,上大学最重要的,也许不是学多少技能,而是出去见见世面,开阔眼界,提升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就像我和晓知,如果不是当年拼命读书考出去,现在可能也只能一辈子窝在这山沟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样……可能更艰难。”
  
  他看了一眼黎晓知,黎晓知也赶紧附和:“是啊叔,婶,让妹妹出去试试吧。学费要是紧张,我……我和秋铭可以帮忙凑一点。”
  
  叔叔闷着头,一口接一口地抽烟,沉默了许久。婶婶看着陈秋铭,又看看黎晓知,眼神复杂。最终,叔叔把烟袋锅子在鞋底上磕了磕,长长叹了口气,声音沙哑地说:“唉……陈老师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说的话在理……是俺们老糊涂了,光想着眼前这点难处……行吧,闺女,你想去……就去吧。”
  
  堂妹在门口偷听,听到这话,猛地冲出来,脸上还挂着泪痕,却又惊又喜:“爸!妈!你们答应了?!”
  
  婶婶抹了把眼角,点了点头。
  
  假期结束,陈秋铭和黎晓知要离开了。爷爷和叔叔一家依依不舍地送到地坑院边上,不停地往他们手里塞红枣、小米、核桃。
  
  堂妹悄悄走到陈秋铭身边,红着脸,声音细若蚊蚋却清晰地说:“谢谢你……姐夫。”
  
  陈秋铭愣了一下,随即温和地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不用谢。好好努力,给自己争口气。还有……叫姐夫,还早点。”
  
  小车再次颠簸在蜿蜒的山路上,渐渐远离了那个嵌在大山褶皱里的地坑院。陈秋铭回头望去,只见那片黄色的土塬在秋日的阳光下沉默而苍凉,却又因为那里的人们和那份顽强生长的希望,而显得格外深沉动人。他握紧了黎晓知的手,知道这一次星县之行,走进的不仅是她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更是她内心深处那片需要爱与理解去抚慰的故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