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0 章 初次交锋 (第1/2页)
第二天,李毅飞很早来到办公室。他站在窗前,看着晨曦中的城市,心中开始了谋划。
"周主任,请赵局长和方局长八点前来我办公室。"李毅飞拨通内线电话,"另外,通知评查委员会的陈老也一起参加。"
七点五十分,三人准时到达。李毅飞示意他们坐下,开门见山地说:"刘书记对智慧警务系统和历史疑案调查的关注,大家都看到了。
今天请各位来,是要调整一下工作思路。"
赵伟率先发言:"书记,刘书记的动作确实有些超出常规。
昨天他的秘书又来找我要近三年的技侦设备采购清单,说是要配合审计。"
"给他。"李毅飞平静地说,"不过要给得'完整'一些。
把所有的采购流程、审批记录、验收报告都整理好,特别是那些经过省厅特批的设备,要把审批文件一并提供。"
方何伟不解:"这不是把我们的底牌都亮出来了吗?"
李毅飞微微一笑:"就是要让他们看清楚。智慧警务系统是省厅重点试点项目,所有重大采购都经过严格审批。刘书记要查,就让他查个明白。"
陈明德若有所思:"李书记的意思是,以透明对试探?"
"没错。"李毅飞点头,"不过,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我们要主动出击。"
李毅飞转向方何伟:"历史疑案调查要改变策略。
明面上,我们放缓对宏远地产的调查;暗地里,你组织可靠人手,从其他角度切入。"
"什么角度?"
"查资金流向。"李毅飞说,"宏远地产在省内的项目不止一个,可以从其他地市的项目入手。
特别是他们在江省的投资,那里不是他们的势力范围,调查阻力会小很多。"
方何伟眼前一亮:"我明白了。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三,"李毅飞看向赵伟,"智慧警务系统的数据权限要重新划分。
建立一个新的测试系统,把一些无关紧要但又看起来重要的数据放进去。
如果刘书记再要求查看系统,就带他看这个测试系统。"
赵伟会意:"这个容易。我们可以做一个演示系统,数据都是脱敏后的。"
"最后,"李毅飞对陈明德说,"陈老,评查委员会近期可以高调开展一些工作,比如对近几年已经结案的涉企纠纷进行复查。
要让大家觉得,我们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了。"
陈明德点头:"这个办法好。既能保持工作力度,又能转移注意力。"
八点三十分,会议结束。
李毅飞特意让周建斌通知纪委办公室,说他想与刘一昆商谈工作。
走进刘一昆办公室时,李毅飞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刘书记,想跟您商谈一下智慧警务系统的整改方案。"
刘一昆有些意外,但还是示意他坐下:"李书记请讲。"
"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完全接受纪委的监督建议。"李毅飞递上一份文件,"这是初步方案。
我们建议成立一个联合监督小组,由纪委和政法委各派两人参加,共同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
刘一昆仔细翻阅着方案,眉头微皱:"这个方案...似乎对监督权限设置了不少限制。"
"这是为了平衡监督和保密的需要。"李毅飞解释,"系统涉及到很多侦查工作秘密,必须慎重。
不过,我们愿意在最大程度上接受监督。"
"好吧。"刘一昆合上文件,"我会让纪委办公室研究这个方案。"
"另外,"李毅飞接着说,"关于历史疑案评查工作,我们也有一些调整。
近期将重点复查几起涉企经济纠纷案件,这些案件社会关注度高,也比较能体现司法公正。"
刘一昆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这个调整很有必要。
不过,那些命案要案的复查也不能放松啊。"
"当然不会。"李毅飞微笑,"只是调整一下工作节奏而已。"
从刘一昆办公室出来,李毅飞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刚才的交谈中,他注意到当提到涉企案件时,刘一昆的反应有些微妙。
回到办公室,方何伟已经在等着他。
"书记,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已经开始调查宏远地产在江省的项目。"方何伟汇报,"果然发现了问题。他们在江省的一个地产项目,涉嫌违规取得土地,当地群众反映强烈。"
"很好。"李毅飞点头,"把这个线索提供给江省的同行,以协助工作的名义。
记住,不要暴露是我们的主动调查。"
"明白。"方何伟会意,"还有一件事。
刘书记的秘书刚才来电话,要求提供智慧警务系统供应商的详细信息。"
"给他们。"李毅飞说,"把三家供应商的资料都提供,包括那两家最后没有中标的。
要让调查看起来全面客观。"
下午,李毅飞特意参加了评查委员会的工作会议。
会上,他高调宣布将重点复查几起涉企纠纷案件,并要求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每一起案件"。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市委大院传开了。
不少人都在猜测,李毅飞是不是在刘一昆的压力下改变了工作方向。
晚上,李毅飞接到姚达天的电话。
"毅飞啊,听说你们调整了工作重点?"姚达天问。
"是的姚书记。"李毅飞回答,"我们觉得应该更好地平衡各项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