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苏寒再荣获个人二等功! (第2/2页)
苏寒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临时办公室的墙壁,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我们所有的训练、所有的战术推演,包括这次跨军区演习,本质上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我们熟悉彼此的战法,了解彼此的思维模式,甚至清楚对方指挥官可能做出的决策习惯。我们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内进行对抗。”
“然而,未来的战场,我们可能面对的敌人,绝不会是我们自己人。他们拥有截然不同的装备体系、战术思想,甚至是完全迥异的作战文化。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往往停留在纸面情报和有限的模拟上,缺乏那种刻入骨髓的‘手感’。”
赵建国的神色凝重起来,他隐约抓住了苏寒想表达的核心。
苏寒继续道:“我记得看过一些外军资料,像M国等军事强国,他们很早就建立了专门的‘假想敌部队’,或者称之为‘侵略者中队’。这支部队从装备、编制到战术思想,完全模拟他们潜在的最主要对手。”
“他们在日常训练中,扮演蓝军(外军),与本国的主力红军部队进行高强度的、贴近真实的对抗。只有这样,才能在和平时期,最大限度地锤炼部队应对真实威胁的能力。”
他顿了顿,看着赵建国眼中闪烁的光芒,抛出了最终的想法:“首长,我们粤州军区,能否敢为人先,组建一支这样的部队?一支完全模拟外军最强轻步兵战术、甚至吸纳其思维模式的‘磨刀石’部队?”
“它的存在意义,不是为了在演习中取胜,而是为了用最残酷、最真实的方式,磨砺我们所有一线部队的锋芒!让我们的战士在真正走上战场之前,就熟悉‘敌人’的呼吸和心跳!”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赵建国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他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苏寒提出的这个构想,格局太大了!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一支特种部队,而是一个战略级的练兵平台!
它触及到了军队训练体系的核心!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真的能建成这样一支部队,并且有效运转,那么粤州军区所有与其交过手的部队,战斗力都将得到质的飞跃。
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中,能更快地适应战场,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但困难也同样巨大。
首先是政策层面,组建这样一支部队是否需要更高层的批准?
其次是对外军情报的搜集、消化和转化,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
再者,这支部队的成员选拔标准是什么?
他们必须既是顶尖的军人,又是优秀的学生和演员,能够真正理解并“成为”敌人。
最后,如何确保这支部队在模拟外军的同时,保持绝对的政治忠诚?
风险与机遇并存。
赵建国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苏寒:“你这个想法……很惊人,也很大胆。告诉我,如果让你来牵头组建这样一支部队,你需要什么?”
他没有问苏寒愿不愿意,而是直接问需要什么。
因为他从苏寒的眼神中已经看到了答案——这才是苏寒真正想做的事情!
苏寒似乎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回答得条理清晰:
“第一,最高级别的授权和保密权限。这支部队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是一把隐藏在鞘中的利刃,它的存在、编制、训练内容都需要高度保密。”
“第二,一个独立的、设施完善的基地。最好能模拟多种地形环境。”
“第三,资源倾斜。我需要权限调用全军乃至相关研究机构关于外军,特别是其主要假想敌的装备、条令、训练大纲等一切可获取的资料。必要时,可能需要一些‘特殊渠道’获取信息。”
“第四,人员选拔的绝对自主权。我需要从全军范围内挑选最适合的人,他们可能性格古怪,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必须拥有极强的学习、模仿和适应能力,以及一颗为了磨砺战友而不惜‘遗臭万年’的强大心脏。”
“第五,时间。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来搭建框架、摸索模式、形成战斗力。”
赵建国听完,沉吟了片刻,猛地一拍桌子:“好!这件事,我亲自来推动!我会立刻向军区党委,乃至向更高层提交报告!”
“苏寒,你回去后,先把你的想法形成一个详细的书面方案,越具体越好!在正式命令下来之前,你还有一个任务。”
“你需要去国防科大进修一段时间,毕竟,你是提干的,不是正经的从军校毕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