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 > 第15章 打水

第15章 打水

第15章 打水 (第2/2页)

林砚摸向腰间的军刀,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水塔底下堆着些破烂的布料,还有个生锈的铁盒,像是有人在这待过,却没看见其他腐行者的影子。
  
  “它好像没力气了,撞得越来越慢。”她观察了会儿,发现腐行者撞墙的间隔越来越长,每次撞完都要瘫在地上喘会儿,“咱们慢慢退,别惊动它。”
  
  苏野点头,两人往后退了几步,确认腐行者没注意到,才转身往农舍走。
  
  “还好只有一只,要是从窝里出来一群,就麻烦了。”苏野松了口气,手里的钢筋却没放下,直到看见张梅的身影,才把钢筋扛在肩上。
  
  回到麦种地时,张梅已经把网罩的边缘编好了,正用土把藤蔓的末端压牢:“你们回来啦!我刚才又赶跑了两只野鸟,它们没啄到麦种!”她指着网罩,眼里带着点骄傲,“我把边缘压得很实,风刮不动。”
  
  三人合力把网罩盖在麦种地上,苏野找了几块石头,压在网罩的四角,林砚则把边缘的藤蔓往土里埋了埋,避免野鸟从底下钻进去。
  
  “这样就稳妥了。”
  
  苏野拍了拍手上的土,看着盖好的网罩,像是放下了块心病。
  
  接下来是浇地。苏野把存水的铁皮桶搬到麦种地头,林砚用瓢舀起水,把水慢慢倒进土沟里,看着水一点点渗进土里,才继续往下浇。
  
  “得浇透,你看这块土,表面湿了,底下还是干的,麦种吸不到水,出不了芽。”苏野蹲在旁边,指着一处土沟说,“以前在老家,我妈浇麦子就这么浇,说‘水过地皮湿,等于白费力’。”
  
  林砚赶紧调整动作,把瓢举得低些,让水流慢下来。浇到一半时,她发现有几粒麦种被风吹得露在土外,赶紧用手把土盖回去,指尖轻轻按了按:“可别被晒干了。”
  
  张梅则去了土豆地,手里拿着小铲子,把土包裂缝边的杂草一点点拔出来。
  
  杂草的根很深,她得用铲子慢慢撬,拔出来的草没扔,堆在旁边的土沟里:“我哥说,杂草埋在土里能当肥料,烂了之后,土里有养分,土豆能长得更壮。”拔到土豆地边缘时,她发现一颗小土豆从土缝里露出来,黄澄澄的,比拇指大不了多少,赶紧用土埋回去,还小声说:“快点长,长大多点,咱们就能吃了。”
  
  等三桶水都浇完,日头已经爬到头顶,赤雾散得差不多了,阳光晒在背上,暖得人发懒。
  
  林砚蹲在土豆地边,看着土包上的裂缝。
  
  【第二批土豆生长状态良好,预计4天后成熟】
  
  面板的提示在眼前闪了闪,她没说破,只是笑着跟张梅说:“你看这土豆,土包又鼓了,再过几天,咱们就能收新土豆了。”
  
  张梅凑过来看,指尖轻轻碰了碰土包,没敢用力:“真的诶,比我在采石场见过的土豆大多了。”
  
  苏野把空桶扛在肩上,往灶房的方向瞥了眼:“先回去做饭,下午再把土豆地的排水沟挖深点——昨天挖的太浅,也就半指深,要是下雨,水排不出去,土豆会烂在土里。”
  
  回到农舍,张梅去菜地里摘野蒜,林砚和苏野则准备做土豆汤。
  
  苏野生火时用的是干燥的玉米芯,是之前从废墟里捡的,容易引火,还耐烧。
  
  林砚把之前收的小土豆拿出来,放在铁皮桶里洗干净——土豆皮上沾着泥,得用手一点点搓。
  
  她把土豆切成块,尽量切得均匀:“切匀点,煮的时候能一起熟,不用等。”
  
  张梅摘完野蒜回来,坐在灶膛边帮忙剥蒜——她剥得很仔细,把老根都去掉,只留嫩芯:“野蒜嫩芯香,煮在汤里好吃。”
  
  土豆汤煮好时,香味飘满了整个农舍。
  
  陶碗虽然豁了口,却盛满了热汤,土豆块浮在汤里,上面撒着点野蒜叶,油星浮在表面,闪着光。
  
  张梅捧着陶碗,慢慢喝了一口,热汤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得她眼眶有点红:“以前在采石场,只能喝结冰的草根汤,得放在怀里捂化了才能喝,还涩得咽不下去。这个汤……”她顿了顿,又喝了一口,“是暖的,不涩。”
  
  林砚看着她,往她碗里又夹了块土豆:“多吃点,下午挖排水沟还得用力气。”
  
  下午挖排水沟时,苏野教张梅用锄头。
  
  小姑娘没怎么干过农活,锄头挥得有点歪,总是挖到旁边的土,苏野就从后面扶着她的手,一点点调整角度:“手腕用力,不是胳膊,你看,这样挥,锄头才会顺着沟的方向走。”
  
  张梅学得很认真,练了几下,动作就熟练多了,只是手心磨出了红印,却没说疼。
  
  苏野看见,从怀里掏出块破布,是之前缠水桶绳子剩下的,递给张梅:“包在手上,别磨破了,明天还得干活。”
  
  林砚则在旁边捡石头,把排水沟里的碎石子捡出来——碎石子会堵着水流,得清理干净。
  
  夕阳落在地里时,排水沟终于挖好了,深约半尺,宽够两只手并排伸进去,顺着土豆地的边缘,一直通到远处的低洼处。
  
  苏野直起身,捶了捶腰,额角的汗滴在土里,很快渗进去:“这样就不怕下雨了——上次在采石场,就是因为排水沟浅,下了场雨,种的土豆全烂了,那时候,我们饿了三天。”
  
  张梅也直起身,虽然累得喘气,却笑着说:“这次肯定不会烂,咱们挖的沟这么深。”
  
  晚饭还是烙饼,这次林砚在面团里加了点土豆泥——把煮软的土豆压成泥,和在面粉里,擀得薄了些,烙出来更软和。
  
  张梅边吃边说:“我今天拔草的时候,看见麦种地里有个小土包,比其他地方鼓一点,是不是要出芽了?”
  
  林砚心里一动——面板早上提示“麦种已开始萌发,预计2天后出芽”,却故意说得像猜的:“说不定是,再等两天看看,要是出芽了,就说明咱们的网罩管用,水也浇够了。”
  
  夜里,林砚躺在草堆上,听着窗外的风声——比前几天小了些,没那么刺耳了。
  
  张梅的呼吸很匀,已经睡熟了,手里还攥着根编网罩剩下的藤蔓,大概是白天编得太投入,睡着了都没松开。苏野还在院子里巡逻,脚步比之前轻了些,大概是怕吵醒她们。
  
  林砚悄悄爬起来,去地窖检查了雷管箱——锁得严实,铁皮也压得稳,没受潮;又去灶房看了面粉,铁盒盖得紧,里面的面粉还是干燥的。
  
  她摸了摸帆布包里的麦种,是白天挑出来的好种子,颗粒饱满,带着点土腥味,心里踏实得很。
  
  天快亮时,林砚又醒了一次,悄悄去了麦种地。
  
  借着微光,能看见网罩下的土沟里,真的有几处鼓了点小芽尖——嫩得发白,大概半指长,芽尖还带着点湿润的土,像刚睡醒的小虫子,偷偷探出头。
  
  她没敢碰,只是蹲在旁边看了会儿,指尖轻轻碰了碰旁边的土,是湿润的,心里软乎乎的——这是她们种下去的第一茬麦子,是这片废墟里,新冒出来的活气。
  
  回到灶房时,苏野已经在烧火了,锅里的水冒着细泡,张梅也醒了,正拿着布擦猎枪,动作轻得怕碰坏了枪管。
  
  “醒啦?”苏野回头笑了笑,眼角带着点倦,却很亮,“水烧开了,先喝点热水,等会儿再去给麦种浇水——看看那些芽尖有没有长高点。”
  
  林砚点头,接过苏野递来的水,热水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得人心里发颤。
  
  窗外的晨光越来越亮,照在麦种地的网罩上,泛着点细碎的光。
  
  今天又有新的活要干——要给麦种浇水、看看芽尖长势、把土豆地的杂草再拔一遍,或许还能把捡来的破水壶修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