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赵衡都对你做了什么? (第2/2页)
孩子刚满一岁时,他们二人便带着孩子打着游山玩水的幌子在江南待了整整四年,重新回到封地时,也一直对外说孩子是他们刚离开时生下来的,如今不过四岁。
宋时惜一直以为他们瞒得天衣无缝,却没想到还是让赵衡发现了这个精心编制了五年的秘密。
眼下最要紧的,是要带着儿子尽快离开京城,毕竟如今的赵衡已是万人之上的帝王,京城更是他权利最盛之地,他若真想做什么事,只怕他们夫妻二人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可若是他们能带着儿子尽早回到封地,山高皇帝远的,赵衡又是刚登基,估计一时半会也顾不上和他们抢夺儿子,那他们就还有从长计议的机会。
“郡公、郡公夫人留步!”
外头传来一阵尖细的声音,将沉思中的宋时惜瞬间拉回现实。
车内,二人对视片刻后,赵之衍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出言道:“你坐着,我出去看看。”
说罢,赵之衍已然起身拉起车帘,离开了马车厢。
宋时惜随即掀开车窗帘,探出头朝前看去。
拦车的不过四五个人,看穿着打扮都是宫里的宦官。宋时惜的目光很快落在为首那人身上,不由得在心里默默忖度起来:
原来是太后身边的贴身宦官,难怪这声音她听着如此耳熟。
“奴才李敬海见过郡公。”
为首那人恭恭敬敬地朝赵之衍行了一礼,脸上带着和善的笑。
“郡公和夫人走得也太急了些!太后命奴才出来传召二位入宫觐见,这奴才前脚刚出宫门,后脚您二位的马车就已经不见了踪影。”
赵之衍低着头,从背影看不出他脸上的表情,但宋时惜也不难猜到他此刻必定在沉思斟酌。
他与太后虽无血缘,但毕竟也是太后从小抚养长大的,二十年的母子之情,又岂会是说没就没的。
一边是从小疼爱他却多年未见的养母,另一边又是自己和儿子的安危……
宋时惜于是放下车窗帘,起身掀开帘子,缓步下了马车。
她走到赵之衍身边,待面前的李敬海向她行完礼,宋时惜才温声笑道:“是我与郡公考虑不周了,公公先回宫向太后复命,我二人稍后便到。”
李敬海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意,微微含颈道:“那奴才就先行离开了。”
说罢,李敬海便带着其余的几个宦官绕车离去。
赵之衍回头看向宋时惜,眉间深蹙,片刻,叹说:“你才从那龙潭虎穴里出来,如今又去……况且昱儿已经在府里头等了一夜了,不想要先回去看看他?”
“有你陪着我进宫,还担心赵衡再使什么坏心眼吗?”宋时惜伸手抚平他眉心的褶皱,温声细语道:“至于昱儿的事情,他从前陪我们云游江南,也不是个胆小的孩子,况且府里还有下人照顾,至于我们方才说的事情……“
宋时惜顿了顿,靠近赵之衍,附耳低语道:“昨夜赵衡说,要我在宗室面前亲口承认昱儿是他的孩子。我想他既然非要让我做这件事,想必是因为自己刚登基不久,根基未稳,在朝中的话语权还不足,所以我想,他应该也不敢做出强夺孩子这种事情。”
话虽这么说,但其实宋时惜自己心里也没底。
纵使她与赵衡曾是夫妻,可不知为何,宋时惜却觉得自己从未看懂过这个人。
曾经她以为赵衡不会做的事情,事实上赵衡后来都做过。
所以昱儿的事情,她到底只是说出来宽慰赵之衍罢了。
她知道赵之衍是个孝顺的人,纵使他这些年从未提起过太后与先帝,但宋时惜知道,他心里其实一直记挂着他们。
先帝去世时,赵之衍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天一夜,滴水未进。
他那时如何不想回京去见先帝的最后一面呢,他只是担心他走了,自己和昱儿会有不妥。
此次回京,虽说是皇命难违,不得已才回来的,但宋时惜也能感觉到他心里那份对太后的思念之情。
见赵之衍还是有些斟酌,宋时惜便直接对车夫说道:“你先回去吧,这儿离皇宫也不算远,我和郡公步行过去就行。”
赵之衍闻言,这才回过神来,看向宋时惜,重新松缓神色,温言:
“不过是叙叙旧,个把时辰也就出来了,何必要让车夫先一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