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凑合用 (第2/2页)
大姑子名叫陆麦香,嫁到了十里外的柳树沟,逢年过节才回来一趟。
小姑子叫陆谷香,二十岁,在隔壁村安了家。
两人都已为人妇,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平日里少有音信。
赵苏苏一边听着婆婆王金莲介绍家里人,一边在心里默默记着这些名字。
她暗自嘀咕:这五个兄弟姐妹的名字,一听就是一家人按辈分统一起的。
可陆子吟,这个名字却格格不入。
等介绍得差不多了,王金莲走到灶台边,拿起那把油光发亮的木勺。
那是她专用的饭勺,站定在大锅前,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神情。
全家人碗里是稠是稀,能吃饱还是只能垫垫肚子,全凭她的心情和眼色。
她先给当家的盛饭,也就是公公陆老根。
勺子狠狠地舀了两勺稠的。
她自己也不含糊,同样给自己盛了两勺稠的。
“男人要下地干活,得多吃点。”
她语气里满是理所当然。
紧接着,她开始给四个儿子分早餐。
赵苏苏眼尖,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差别。
老大陆子吟的碗里,粥明显稀了不少。
老二陆仓满那一碗,却是实打实的稠粥。
轮到三个儿媳妇时,王金莲的动作明显变了。
三只碗端出来,里面基本都是水。
大儿媳赵苏苏接过碗,没吭声。
等到了三个孙女那儿,情形更糟。
连米粒的影子都见不着,只剩下一碗碗近乎透明的米汤。
二丫和三丫怯生生地站在灶台边,却没敢开口要更多。
最后,王金莲从灶台角落端出一小碗鸡蛋羹。
小心翼翼地放在小孙子金宝面前。
“咱家就这一个男娃,是金疙瘩!正长身体呢,吃点鸡蛋羹补补!来,乖乖吃,吃了长得高高的!”
金宝咧着嘴接过勺子,迫不及待地挖了一大口送进嘴里。
旁边,二丫、三丫和另一个堂妹眼巴巴地盯着那碗鸡蛋羹。
赵苏苏看着这一幕,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她原本以为,再苦再累也能熬过去。
可如今却让她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家里的偏心。
金宝也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
难道只有孙子才叫“正长身体”?
那三个孙女就不是孩子了吗?
她心里一阵发酸,对婆婆王金莲的印象,又沉了几分。
要不是陆子吟人还过得去,她都想后悔嫁过来了!
吃完饭没多久,陆子吟就开口了。
“娘,今天我想带媳妇去置办点东西,家里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连个新碗都没添过。您看,能不能给点钱?咱们手头紧,但也不能一直这样凑合下去。”
“没钱!家里啥样你不清楚?米缸都快见底了,油盐都得省着用!你要买东西,让她自己拿嫁妆花啊,她陪嫁不是不少吗?怎么,还怕不够花?”
王金莲甩脸就拒绝,半点不含糊。
“新房现在全靠她的嫁妆撑着,被褥是她带来的,锅碗瓢盆是她陪嫁的,就连那张床,都是她爹娘专门打的。您就这么看着外人议论咱们陆家连个新媳妇的体面都给不起,就不怕外人笑话?”
陆子吟皱着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