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通籍司 (第1/2页)
江觞告退后,殿内静了片刻。
东棠夜重新展开舆图,指尖在肇鹿的位置停驻良久。
李临轻步走了进来,躬身收拾起案上的茶盏。
“方才在宫道,夏才人遇见江觞了?”东棠夜忽然开口,目光仍在舆图上。
李临手一顿,忙应道:“是,远远照了个面,没多说什么。夏才人规矩,见了生人只颔首示意,半句多余的话没问。”
东棠夜这才抬眼,嘴角噙着点淡笑:“她倒是个拎得清的,知道后宫不该问的别问。”
顿了顿,又道,“说起来,她父亲夏将军,当年在北境戍边时,江觞还是个亲兵吧?”
李临想了想,点头道:“皇上记性好。夏老将军戍守龙玄关那几年,江将军确实在他麾下待过两年,因作战勇猛被老将军提拔过,算是有过师徒情分。”
“师徒情分……”东棠夜挑眉,“夏老将军性子刚直,教出的兵也带着股硬气。江觞如今能独当一面,少不了当年那段历练。”
李临顺着话头道:“可不是嘛。当年夏老将军还常夸江将军‘眼亮心细,是块打仗的料’,没想到这才几年,真成了南关的擎天柱。”
“夏才人今日去了通籍司?”他忽然问。
“是,奴才刚让人去瞧了,还在翻近月的出入簿呢。”李临回话时,眼角余光瞥见案上的信笺,心里隐约猜到几分,“通籍司的老档堆得像山,她一个人查,怕是要费些功夫。”
东棠夜顿了顿,走到桌案前坐下:“让通籍司的人机灵点,别笨手笨脚碍着她。”
“奴才明白。”李临应着,又忍不住多嘴,“夏才人查月梅的事,倒是上心。只是……这事若是闹大了……”
“无妨,闹大了才好。”东棠夜打断他,“有些藏在暗处的东西,总得有人把它翻出来见见光。”
李临陪在皇上身边多年,哪能听不出弦外之音,笑道:“夏才人是夏老将军的女儿,骨子里带着股韧劲。奴才听说,她今早去见董美人,几句话就把董美人的底探得七七八八,可见不是个简单的。”
东棠夜闻言,嘴角弯了弯,淡淡道:“下去吧。”
李临拱手而退。
与此同时,在通籍司一顿嚯嚯的夏秋知坐在矮榻上,面前堆着近一个月的出入簿,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人名、时辰和事由,墨迹有的已经晕开,辨认起来格外费劲。
春雪擦着汗,在一旁一个劲地扇扇子。
“小主,要不咱先歇会儿吧。”春雪看着夏秋知揉着发酸的脖颈,忍不住劝道,“这簿子如此之厚,哪能一时查完呐。”
夏秋知摆了摆手,指尖划过“三月十六”那一页,目光在“月梅”两个字上停住,后面记着“出宫采买,未时归”,和之前的记录没什么两样。
她叹了口气,把簿子推到一边:“奇怪,近一个月的记录都平平无奇,既没提前出宫,也没晚归,更没和可疑的人同行。”
【难道月梅把尾巴藏得这么好?近一个月都没动作?】
【会不会是早就串通好了,通籍司的人改了记录?】
【前面的别吓我!要是记录是假的,那女主是多命苦,白查了这么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