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金棺玉盖 (第2/2页)
建造者既然讲究风水格局,自然不会在这种‘生路’上设致命机关,以免破坏气运。”
我闻言,若有所思地看向桥下幽深的湖水,
“这下面的水,想必也是墓局的一部分,取其‘含风纳福’之意,构成一处精心营造的‘福地’。
难怪……难怪我们落水能侥幸逃生。”
按照风水来看,当是如此。
红姐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宋朝有位姓蔡的风水大师,最擅‘形势兼理气’之法,讲究格局与气运相辅相成。
看来,这座衣冠冢,十有八九出自他的手笔!”
我暗自惊叹红姐的见识。
这地方处处透着玄机。
“什么桥?纳什么福的?你们在说什么?”
大壮听得一头雾水,急得抓耳挠腮,
“一句话,这桥过还是不过?”
“过!”
红姐斩钉截铁,目光灼灼地望向桥的尽头,
“九死一生才走到这里,岂能回头?况且,退路已断。”
她率先迈步踏上桥面。
木桥纹丝不动,非常稳固。
我们小心翼翼地跟着,在狭窄曲折的桥面上缓慢前行。
不知转了多少个弯,脚下的桥面终于变得平直开阔。
九曲桥的尽头,连接着一座孤悬于巨大的下湖中央的小岛。
小岛地面由厚重的青砖铺就,平整而肃穆。
岛的中心,一座棺椁静静安放,瞬间攫住了我们所有的目光。
金棺玉盖!
宝藏近在咫尺。
饶是鲁莽如大壮,此刻也被这景象震慑,没有立刻冲上去。
“不对劲……”
我看着那玉雕的九龙棺盖,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顺着脊椎爬上后脑勺。
玉色白得过分,白得……透着一股死气。
我从旁边捡起几块碎石,用力朝棺椁前方的青砖地面掷去。
“啪嗒……啪嗒……”
石块落地,滚动了几下,最终静止。
空旷的湖心岛上,除了石块滚动的声音和我们自己的心跳,再无任何异响。
四周依旧死寂一片。
我们三人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手电光柱紧张地扫视着四周。
没有任何机关被触发的迹象。
“难道……就这么简单?”
大壮忍不住低语,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和一丝蠢蠢欲动。
“越是平静,越要小心!别碰棺材!”
我再次警告,目光死死盯在大壮身上,生怕他下一刻就扑上去。
“哼!管好你自己!”
大壮不耐烦地回呛了一句,但脚步终究还是顿住了。
短短几十步的距离,我们走得异常缓慢。
终于,来到黄金玉椁前。
红姐的目光被棺身上密密麻麻的刻文吸引,她凑近细看,眉头却越锁越紧。
而后她深吸一口气,从背包里郑重地取出那支白蜡烛,在棺椁的东南角小心点燃。
昏黄的火苗跳跃着,稳定地燃烧。
做完这一切,红姐才走到棺椁侧面,手指在某个极其隐蔽的雕花处轻轻一按。
“咔哒”一声轻响,一个如同抽屉般的暗格悄无声息地弹了出来。
大壮立刻凑了上去,眼睛瞪得像铜铃,生怕红姐私藏。
我也凑近看去。
暗格里静静地躺着一方玉玺。
玉质温润,但雕刻的图案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阴森诡谲,绝非寻常帝王气象。
玉玺旁边,还有一卷保存相对完好的帛书,只是明显残缺不全。
红姐眼神凝重,小心翼翼地将玉玺和帛书取出,收进自己贴身的防水袋中。
就在帛书离开暗格的一刹那,
“轰隆隆……”
一阵沉闷的机括声响起!
那沉重无比、雕着九龙衔珠的羊脂白玉棺盖,竟自行缓缓地向一侧滑开。
棺内景象瞬间暴露在手电光下。
没有预想中的枯骨或尸体。
一具用顶级美玉精心雕琢而成的玉佣,静静地躺在棺底。
它形态逼真,衣纹流畅。
在玉佣周围,堆积着无数令人目眩神迷的珍宝:
形态各异的玉雕、巧夺天工的金器、温润剔透的宝石……
随便拿出去一件,都足以让人一生富贵无忧。
“发了!真他娘的发大财了!”
大壮的眼睛瞬间被贪婪的火焰点燃,狂喜冲昏了头脑。
他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伸出手。
一把抓向棺内一尊造型精美、通体碧绿的玉蟾蜍!
就在他拿出玉蟾蜍的瞬间,
“噗!”
东南角那支静静燃烧的白蜡烛,毫无征兆地,熄灭了!
红姐惊呼一声:
“不好!”
话音未落,伴随巨响,九曲桥坍塌。
退路,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