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新的平衡 (第2/2页)
“今天我们画记忆中最快乐的场景。“老师分发着素描纸,“不要担心技巧,重要的是感受。“
周梅帮婆婆铺好画纸,好奇地偷瞄一眼。婆婆的铅笔在纸上悬了很久,突然开始快速勾线——不是想象中的花鸟鱼虫,而是一台结构复杂的机器轮廓。
“这是...纺织机?“周梅小声问。
婆婆没有回答,全神贯注地描绘着机器的细节,连一根根纱线的走向都精确还原。周梅看着那个在纸上逐渐成型的年轻女工背影,突然明白了什么。
课间,老师走过来欣赏婆婆的作品,惊讶地说:“王阿姨,您以前学过美术吗?这透视关系把握得真好。“
婆婆摇摇头,手指轻轻抚过画中纺织机的梭子:“我就是...记得特别清楚。“
4.画中的秘密
回家路上,婆婆一直小心地捧着那幅画,像捧着什么珍宝。周梅牵着婷婷走在后面,看着婆婆挺直的背影,想起那本技术笔记上密密麻麻的记录。
“妈妈,“婷婷仰起脸问,“奶奶为什么画机器呀?“
周梅蹲下身,理了理女儿的衣领:“因为那是奶奶最幸福的时刻。“
晚饭时,李强惊讶地发现母亲居然主动讲起了课堂趣事,甚至模仿起某位老爷爷把颜料打翻的窘态。周梅看着婆婆眉飞色舞的样子,想起老师说的话——“您很有天赋,要坚持画下去“。
临睡前,周梅经过婆婆半开的房门,看见老人正对着那幅画发呆。她轻轻敲门:“妈,需要帮您把画挂起来吗?“
婆婆摇摇头,却示意她进来。在昏黄的台灯下,婆婆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那枚“三八红旗手“奖章。
“这个...给你保管吧。“婆婆的声音有些沙哑,“我老了,记性不好...“
周梅接过奖章,金属的凉意渗入掌心。她突然明白,这不是简单的保管,而是一种跨越代际的托付。
“妈,“她轻声说,“下周三您画画课,我请假陪您去,好吗?“
婆婆的眼睛在灯光下闪烁着,许久,点了点头。
5.新的开始
夜深了,周梅躺在床上翻看手机里的照片——今天偷拍的婆婆作画时的侧脸。老人专注的神情里有种她从未见过的光彩,就像...就像剪报上那个年轻的女工。
“看什么呢?“李强从浴室出来,头发还滴着水。
周梅把手机递给他:“你妈今天画了纺织机。“
李强盯着照片看了很久,突然笑了:“看来你的'投资'很有眼光。“
周梅靠在他肩上,想起出差前那场冲突:“强子,你说妈是真的接受我工作了吗?“
李强吻了吻她的发顶:“她更可能是终于接受了自己。“
窗外,初秋的月光静静洒在床头柜上——那里放着周梅的工牌“副总监“,旁边是婆婆的第一幅画作。两个女人的价值,在这一刻以奇妙的方式达成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