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去文化馆 (第1/2页)
没等多大一会儿,随着食堂里面一声吆喝,社员们便自觉地排起了几条长队,有序地进入食堂打饭。
何卫国和王大锤也被老王安排着排在了队伍里。
何卫国注意到,这里吃饭似乎不像城里工厂需要各种粮票、菜票,更像是按需取用。
只要你是在编的公社社员,干了集体的活儿,就可以来这里吃饭。
轮到何卫国时,他探头看向打饭窗口。
窗口后面摆着几个巨大的笼屉和菜盆。主食是黄白相间的二合面馒头,个头不小,看着就实在。
菜品居然有好几样:一大盆油汪汪、冒着热气的猪肉炖粉条,里面能看见不少厚实的肉片。
一盆清炒萝卜丝,还有一盆飘着油花的白菜豆腐汤。
这伙食标准,远远超出了何卫国的预期,比他想象中农村公社的饭菜要好上太多,甚至比很多普通工人家庭平时的伙食还要丰盛!
他和王大锤各自打了满满一饭盒的菜,拿了两个大馒头,跟着老王在靠墙的一张长条桌旁坐下。
老王热情地招呼着:
“何同志,王同志,千万别客气!敞开了吃!”
“咱们公社现在这集体食堂啊,就一个好处——管饱!”
“饭菜要是不够,随时可以去加,保证让你们吃得饱饱的!”
何卫国点头道谢,开始吃饭。
他一边吃,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
果然如老王所说,食堂里准备的饭菜量非常充足。
很多社员打完一轮后,觉得没吃饱,又起身去窗口添加馒头或加菜,食堂的工作人员也丝毫没有吝啬或不耐烦的意思,都是乐呵呵地给添上。
整个食堂里弥漫着一种食物充足、无忧无虑的气氛,大家吃得都很尽兴。
然而,看着这“无限量供应”的热闹场面,何卫国的心却渐渐沉了下去。
他忽然想起了些什么——关于这年代的集体食堂,他是知道一些的。
这种“吃饭不要钱”的公共食堂,在很多地方并没能持续太久。
正是因为这种缺乏计划和节制的消耗方式,导致粮食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掉。
大家干集体活,吃大锅饭,容易产生“干多干少一个样,反正有得吃”的心理,节约意识淡薄。
一旦遇到天灾减产,前期毫无节制的消耗就会导致后期库存迅速见底,酿成严重的粮荒……
眼前这看似红火、富足的场面,或许正埋藏着未来困难的伏笔。
“必须抓紧时间屯粮了!”何卫国在心里再次对自己强调。
眼前的景象非但没有让他安心,反而像一记警钟,让他更加紧迫地意识到提前准备的必要性。
一些不好的征兆,似乎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显现了。
这顿饭何卫国吃得有些心事重重。
很快,他和王大锤都吃完了。
再次向热情的老王道谢并告辞后,两人回到了卡车上。
车子发动,驶离了红星公社。
坐在副驾驶的王大锤,还沉浸在刚才那顿丰盛午餐的满足感里,他咂咂嘴,忍不住对何卫国说:
“何师傅,你还真别说,这公社食堂的伙食是真不赖啊!”
“有肉有菜,馒头管饱,比我平时在家里吃得都好!”
“看来这公社生活还真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