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记者的剧情 (第2/2页)
哪怕每人说上几句带有倾向性的话,汇聚起来都能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什么真相?
那放在次要位置。
他们要的是流量,是眼球!
只要能够吸引公众的目光,哪怕是将事实稍微扩大、添油加醋一些,也是完全“可以”的!
又往前走了十几米,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突然不合时宜地响起。
女记者放缓脚步,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急忙掏出手机。
看到手机屏幕上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她迅速按下接听键,
脸上立刻换上了一副恭敬至极的表情,笑意都浓了几分:
“领导您好,请问领导有什么交代?”
“怎么样了,有没有到达现场?”
手机那端的声音带着迫切,仿佛一直在等待她的消息。
女记者一怔,随即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甚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电视台的领导亲自打电话来询问,还如此关心当下这件“新闻事件”,
足以证明领导对这件事有多么重视!
于是,她昂首挺胸,使劲清了清有些干涩的嗓子,这才郑重而兴奋地汇报:
“报告领导!我们已经到达林弦所在的公寓楼下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见到林弦本人!”
“好!”
领导的声音听起来很满意,
“一定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咱们台投放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
为的就是做出一档有深度、有社会意义的新闻。你是台里老人了,这个应该最清楚不过。”
面对电视台领导那一套官腔式的嘱咐,女记者的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一样,满口答应:
“放心吧,领导!上次的事情我已经深刻吸取了教训,
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一定给您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那就好!”
说完这三个字,领导果断挂断了电话。
女记者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敬畏和热情迅速凝结,笑容逐渐变得冰冷。
上一次采访林弦的事情,让她几乎在同事面前颜面扫地。
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把场子找回来,甚至要做得更大!
对于刚才领导话语里隐晦提及的“深刻意义的新闻”,女记者心知肚明那话里的含义。
领导想要的,不仅仅是新闻,更是影响力,是轰动效应!
对此,女记者也已经做好了故意引导、甚至适当“炒作”的准备。
而相关的“剧情”设计,女记者也已经安排妥当。
她快步来到李华跟前,转头,用一种商量的口吻询问道:
“李先生,关于您跟林弦之间的事情,我有几个问题想再确认一下,或者说,我们可以再‘润色’一下。”
李华一怔,有些疑惑地问道:“什么事情?你要再确认什么?”
“李先生,你先别紧张,这只是为了让后续的报道更有冲击力。”
女记者迅速解释,“就是关于您领养林弦这件事,咱们可以再商量一下表述方式。
我这边有一个‘剧情’版本,或许更能激发公众的同情心,渲染情绪。”
“如果说成当年是你们看林弦可怜,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孩子都要饿死了,你们发善心,才把他领养回来。
而现在,他翅膀硬了,发达了,却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置曾经救他于水火的恩人于不顾。这样,舆论肯定会更加偏向我们这一边。”
“让社会舆论像洪流一样逼林弦捐骨髓,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您看怎么样?”
女记者的话说得不缓不急,条理清晰。
李华也象征性地配合着点了点头,表面上是在做思考状,实际上脑子却在飞速运转,权衡着这件事情的利弊和潜在风险。
当初领养林弦,是因为他们确实没有儿子。
但后来因为他老婆得病,恰好林弦身上有匹配的骨髓。
自从那以后,林弦的身体就变得很差。
他们当然不可能继续养着这么一个药罐子。
然而,既然是为了骨髓,当然是情绪渲染得越热烈、越“悲惨”,效果就越好!
这世上,谁不痛恨白眼狼呢?
利用公众的这种心理,才能最大程度地给林弦施加压力。
想到这里,李华的表情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咳咳咳!”
他先是干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