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墨里藏心跳 (第1/2页)
法医中心的空气永远是冷的,带着一股消毒水和福尔马林混合的锋芒,刺得人鼻腔发酸。
唐雨柔的声音比这空气还要冷,平静地像是在陈述一个与情感无关的物理现象。
她的身后,巨大的显示器上悬浮着一具手腕骨骼的三维模型,一圈异样的、凹陷的环状阴影在桡骨上格外醒目,仿佛一个无声的烙印。
“这里,”唐雨柔用激光笔精准地指向那圈阴影,“一圈环状骨质增生,已经深度嵌入了桡骨。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是长期、持续的外部压力导致的陈旧性勒痕。”
宋昭的目光死死钉在那张X光片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他仿佛能透过冰冷的影像,看到父亲当年被紧紧捆缚的手腕,皮肤被磨破,血肉模糊,痛苦日复一日地渗入骨髓,最终留下了这永不磨灭的罪证。
唐雨柔没有理会他的情绪,继续以毫无波动的语调分析着:“根据骨质增生的密度和深度,我们推断,绑缚时间至少持续了四十八小时,甚至更久。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死者死亡前的一周之内。”她转过头,锐利的目光第一次直视宋昭,像***术刀,剖开最后的伪装,“宋昭,这意味着一件事。”
她停顿了一下,让这句话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解剖室的死寂里。
“他被绑着,一笔一划,写完了那些所谓的‘认罪书’。”
上午十一点十五分,市局物证修复室。
苏晚的呼吸几乎停滞,全部心神都灌注在显微镜的目镜中。
视野里,两束来自不同纸张的纤维在放大数百倍后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一束,来自那张从墙壁夹层中取出的、刻着“救我”二字的纸片。
另一束,来自魏承渊书房里那本被他自己亲手烧毁的日志残骸。
它们的纹理、木浆配比、甚至是生产过程中留下的微小瑕疵,都如出一辙。
苏晚直起身,取下护目镜,她迅速在电脑上调出市局后勤部的采购档案,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结果弹出的一瞬间,她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市局特供应的案纸,批次编号A-0719-88。
与魏承渊那本日志的批次编号,完全吻合。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闪电般劈开迷雾。
魏承渊那晚在书房里歇斯底里的焚烧,那场惊动了所有人的毁灭性表演,从头到尾都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他烧掉的,根本不是真正的罪证,只是他自己用相同批次的纸张伪造出来的、用以脱身的副本。
他笃定没人能从一堆灰烬中分辨出真伪。
“原件……”苏晚喃喃自语,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原件早就被他调包了。”
这个老狐狸,他没有销毁证据,而是将最致命的匕首,一直藏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甚至可能就藏在那堆被他当作“功绩”的档案之中。
他享受着这种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掌控感。
苏晚立刻抓起电话,拨通了林疏月的号码,声音因激动和愤怒而微微发颤:“疏月,听我说,魏承渊销毁的是假档案!真证据,一直藏在他自己手里!”
下午三点四十分,一个没有任何寄件人信息的快递包裹被送到了苏晚手中。
包裹很小,分量却不轻。
她用裁纸刀划开,里面只有一个用泡沫纸层层包裹的硬物。
剥开最后一层,一枚样式古旧的铜钥匙静静躺在她的掌心,上面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气。
没有字条,没有任何提示。
这是一种默契,一种在黑暗中传递的信号。
苏晚立刻就想到了那个在暗中帮助他们的人——沈砚。
她和宋昭对视一眼,即刻驱车前往卷宗里记录的、陈砚亭生前最后居住过的那栋旧宅。
宅子久已无人居住,空气中弥漫着尘埃和旧木头腐朽的气息。
他们按照记忆中的房屋布局图,在书房一面不起眼的墙壁后,找到了一个被壁纸巧妙掩盖的嵌入式保险箱。
钥匙插入,转动。
一声清脆的“咔哒”声后,沉重的箱门应声而开。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个牛皮纸袋,封口完好。
宋昭的手指微微颤抖着打开纸袋,取出一叠已经泛黄的手写稿。
稿纸的页眉上,是三个用钢笔写就的大字——《忏悔录》。
翻开第一页,一段扭曲而压抑的字迹映入眼帘。
“我听见他在喊我……隔着那扇冰冷的铁门,我听见他在用尽最后的力气喊我的名字。可是我没敢回头,一步也不敢。魏承渊就站在我身后,他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很轻,却像山一样重。他说,只要我签了字,就能保全我的家人,保全我的一切。我签了。那份把他送上绝路的鉴定报告,是我亲手签的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