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朋友网受挫 (第2/2页)
这部分用户虽然对Q币兴趣浓厚,但受限于学习、家庭监管等因素,很难保证长期、稳定的电脑在线时间来完成苛刻的连续签到任务。
因此,那些需要持久投入才能获得的奖励,对他们而言如同“挂在驴子面前却永远吃不到的胡萝卜”,最终选择放弃是必然结果。
而QQ的成年用户他们对Q币的需求本身就很弱,Q币在他们的消费体系中价值很低。
企鹅活动中混合的少量现金奖励,对于成年人来说吸引力不足,且获取条件繁琐,被很多人视为“耍猴”般的套路,难以激发真正的参与热情。
反观人人网,其用户群体中成年人和大学生的占比非常高。
这部分用户拥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和能力,只要平台内容和社交关系链有吸引力,他们完全可以保持较高的日常活跃度。
更重要的是,人人网在运营活动中更倾向于提供实物商品、旅游机会等对成年人有实际吸引力的奖励,而非虚拟的Q币,其激励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遗憾的是,在这时的企鹅内部,尚未有人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关乎产品基因和用户运营本质的关键差异。
小马哥听完刘炽平的汇报,忍不住点燃一支烟,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刘炽平,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炽平,照你这么说,我们投入的巨额资金,实际上大部分并没有真正有效地‘烧’出去,或者说,没有烧在能产生长期价值的用户身上,是吗?”
刘炽平沉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带着一丝苦涩:
“是的,马总。根据目前的用户行为数据和奖励兑换情况来看,真正被有效消耗掉的资金比例确实不高。”
“更令人担忧的是,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即使整个活动周期结束,我们最终实际兑付的奖励总额,很可能连预算的一半都达不到。”
听到这个确切的数字,小马哥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他沉吟片刻,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思路:
“既然直接‘撒钱’给用户的效果不理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这部分尚未兑现的预算,转而投入到大规模的媒体宣传和品牌推广上?”
“通过传统广告和线上营销,强力提升朋友网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这样做的效果会不会更直接、更好一些?”
这确实是一个思路,但也是一个在效果上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不是办法的办法”。
加大媒体投放固然能带来一定的注册量提升,但这种提升能有多大?
是杯水车薪的十几二十万,还是能带来质变的百万级别?谁也说不准。
然而,在目前似乎没有更好策略的情况下,这成了为数不多的选择。
小马哥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其他高层,希望有人能提出更建设性的意见:
“大家都谈谈吧,对于朋友网目前的困境,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