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请求赦免秦长寂 (第1/2页)
于是两个女人暗中较劲儿,一个依仗正妻的身份,一个依仗男人的宠爱,斗得难分难解。
各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结果,皇后最先诞下了皇长孙,也就是现在的太子,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了皇后。
二皇子沈慕舟也只比太子晚出生了几个时辰,命运却大相径庭。
这些年里,良贵妃虽比不得那些刚进宫,水灵灵,嫩生生的小姑娘,但依旧风韵犹存,盛宠不衰。
尤其是她后来收敛了脾性与锋芒,不再与皇后明争暗斗,而是将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到二皇子沈慕舟的教养之上。
沈慕舟学识渊博,胸有乾坤,文韬武略,治国方针,全都不在太子之下,甚至于略胜一筹。
二龙夺嫡,良贵妃在皇后眼中的威胁丝毫也没有减退。
当然,这些事情,全都是在香河的时候,李公公与静初说的。
李公公说,静初日后回了上京,在白家站稳脚跟之后,下一步就要千方百计进宫。
到时候,难免会与这些人打交道,所以事无巨细,李公公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说给了静初知道。
所以最初,静初审时度势,的确是想借助沈慕舟之手,对付楚国舅的。
现在,良贵妃与沈慕舟母子二人先后向着自己主动递过来笼络的信号。
静初却一直无动于衷,不想这么快,就把自己的底牌交给她们母子二人。
第二日,静初就向着太后娘娘提出离宫,叩谢太后这几日的恩典与关照。
太后知道她生意上的事情繁琐,需要打理,虽有不舍,但也没有挽留,只让她日后有空了,就来看看自己。
皇帝亲临慈安宫,对静初奋不顾身,保护沈慕舟的无畏义举大加赞赏,然后问静初想要什么封赏。
静初想起昨日偷听到的半截话,心有危机感,略一沉吟:
“臣女斗胆求皇上,臣女有位朋友,以前被李公公以毒蛊之术胁迫,不得不做了一些错事。
现如今毒蛊已解,洗心革面,跟随臣女,赈灾施药,经营生意,步入正轨。臣女想求圣上恩赦,替他求一个正大光明的身份。”
皇帝不假思索:“既然他以前都是受胁迫,情有可原,朕便赦免了他以往的罪过。日后当浪子回头,不可再行作奸犯科之事。”
静初顿时喜出望外。
王不留行以往做的毕竟是杀人的勾当,如今又进入了楚国舅的视野范围。
她始终担心,楚国舅会先向着秦长寂等人开刀,断自己的左膀右臂。
万一摸清王不留行的底细,捉住把柄,参奏一本,到时候难免血流成河,而秦长寂首当其冲。
自己要替秦长寂求一道护身符,也借着做生意的外衣,让王不留行合法话。
也让那些每日提心吊胆的杀手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追随自己。
静初跪地谢过皇恩。
圣旨一下,她便立即离开了皇宫。
太后护送静初回家的轿辇回到新宅,门口功德碑已经立好,街上行人车水马龙,不时有人驻足,立在功德碑前,指点议论。
白静初的名字,就在最为醒目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