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来得刚刚好 (第1/2页)
残阳熔金,暮色四合。
节庆的喧嚣沉入大理寺五蹲灰陶走兽的暗影中,未褪尽的金光掠过门前独角石兽的鬃毛,长廊六棱石柱的戒律阴文将石阶剖成两界:向阳处赤如丹砂,背阴面青若玄铁。殿心的青铜獬豸灯烛焰正炽,映得正堂“执法平允”匾额透亮如昼,御笔“宪章昭肃”在暮色里缓缓洇出墨韵,将整座大理寺浸得愈发沉肃。
案上罗列着刑卫司从各色香铺搜罗来的香料,波斯蔷薇露花香扑鼻,南洋龙涎香沉稳定心,苏合香如凝脂般润滑,安息香若琥珀般澄澈,龙脑则是凉如冰片,混杂着墨、蜡与铁锈味,让整个殿内弥漫着奇特又浓郁的香气,硬生生把这座庄严肃穆的衙署扭成了脂粉殿。
傅鸣闭了闭眼,太呛了。
“傅大人,由于市面上香料众多,香与香之间又可融合调剂,具体是什么香,周家姑娘也不清楚,只是幸存的女子告诉她,那香气闻起来又像是花香,又像是脂粉香。现在我们也无法判断究竟是什么,另有就是对方称呼女童为兰儿。”纪明也是很郁闷,他一个大男人,哪里懂得什么香。
虽说还在假期,尚未开印,但基于圣上关注,几个人还是凑在大理寺推演。
圣上连梁王和黄公公都使出来了,那就是明着告诉他们,这事圣上很认真。
梁王是京师炙手可热的新宠,黄公公那是圣上第一心腹,很多奏本圣上都是让黄公公代为批阅,跟了圣上这么多年,整个大贞最了解圣上心思的就是他,皇后都得靠边站。
一连派出两个圣上最贴心的人,他们若还是不能理解,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十几年的官场就算白混了。
所以就算是在假期,他们也得勤恳查案,努力分析,总不能让梁王和黄公公做事吧。上司是可以过节的,他们这些下层官员是要做事的。
想起老妻,这几天一直絮叨,看上了一套四进四出的宅子,位置又好,老爷上朝也十分便利,左邻右舍都是同僚,且宅子大,住着多舒服。
现在他们一家七口挤在勉强二进的宅子里,就是夫妻俩拌嘴,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吵架。动静大些,全家都知道了。
京师寸土寸金啊,他不想买大宅子吗?还不是囊中羞涩,大理寺这些年清汤寡水,油水都被刑部和刑卫司的人舀走了,连个底都没给他们剩。
老妻的话还有另一层意思。大贞有律,得是三品以上,才有资格住四进四出的宅子。他现在就是有钱,品级也不够。
老妻这是督促他,办好手上这个大案,圣上高兴必会加官赏赐,加上那些炭敬冰敬,就能升官发财换大宅。
见他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老妻一咬牙,若是买了那套宅子,老爷纳妾的事,也不是不能商量。
嘿嘿嘿嘿嘿。你要是聊这个,那他就有斗志了。
纪明双眼明亮发光,为了他的三品,为了他的大宅,为了他的莺莺燕燕,跟这个案子拼了!
“不知道是何种香气,不知道无脸香魔是暗指谁。”傅鸣的指尖轻轻点着桌案,似是在自言自语。
“周家姑娘已死,现下只有一个模糊不清的称呼与香气这两个线索。”纪明在大理寺多年,死人的案子见了不少,但像这种连环死的确实少见。
不但死被告,还死原告。
原告都死了,还怎么查?
这位魏国公世子爷对此案如此上心,大概也是与裕王殿下有关。
京师的世子爷,各有各的名头。有的合法堕落,私设酒池,醉生梦死;有的高危放纵,抢占湖泊私自养鹤;有的败坏祖业,变卖丹书铁券只为嫖宿名妓;有的更狠,带全家共赴地府。
傅鸣的出名方式,略有不同。
不是因为他的世子爷身份,而是他曾经于狼群中独自救出裕王。那年秋狩,裕王落单被狼群围攻,是傅鸣率先找到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