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心思各异的家宴 (第1/2页)
冲天升腾的烟火绽开一片火树银花,照亮了侯府满院的富贵。婢女们端上元宵,全家共食,寓意团圆。
去年的上元节,她和郡主是在应天一起过的。
郡主知道她不喜欢汤圆里芝麻馅的焦香味,单独给她做了一碗红豆馅的,说是我们寒儿吃了红豆馅的,今年一定红红火火。
在京师,扶桑说叫元宵。
南方的汤圆,会放猪肉、鸡肉,做成肉糜馅的荤汤圆,用的是水粉做皮,包出软糯细腻。
北方的元宵,则是以甜馅为主,蘸了水后在糯米粉中用反复滚动的方式,滚出一个个外皮松软,内馅硬实的团圆。
一碗节令食物,分出了南北风味。
银勺柄錾出三多缠枝纹,佛手以鎏金点染,再嵌了一颗红玛瑙雕成的寿桃,寓意“福禄寿”俱全。陆青看了看,正厅里没几个人,“多子”这个愿望似乎没达成。舀起一个元宵,咬了一口,是芝麻馅的。
去年那碗红豆馅的汤圆,她没吃完,被郡主用一碟子胶牙饧粘了牙,母女俩笑得直不起腰。她拉着郡主的袖袍挡住脸,闹着说不吃了,牙都粘在一起了。
郡主哄她,“我的寒儿定会长寿平安,这不是粘住了岁月吗。”
确实粘住了岁月。
她仿佛永远凝滞在那一刻,扯不断的甜缕,是那些与郡主嬉笑玩闹,不知岁月的欢乐啊。
一回首,她成了陆青,再也不是郡主的寒儿了。
“青儿,青儿,”老夫人唤她,身后扶桑轻轻推了推陆青,“青儿想什么呢,想得这么入神。”居上首的老夫人温柔地笑,看过来竟有几分郡主慈爱的影子。
陆青用力眨眨眼,团圆的日子不能哭,她还活着,这不是很好吗。
“回祖母,孙女儿看满院子的彩灯,看花了眼。”陆青抿唇浅笑,月光的银白与烟火的绚烂交织,衬得陆青冰瓷凝脂,光彩莹莹,像极了那年春宴上冷玉生辉的长姐。
对面的小乔氏看得一惊,手中的酒盅差点摔了。
“咚——”
陆青看过来,小乔氏不敢抬眼,容嬷嬷凑过来,“夫人今天高兴,多喝了两杯。”
“青儿是不是胃口不好,为父看你今天没怎么动筷子。”武安侯今天高兴,多瞅了女儿几眼。太夫人以身子不佳为由,推了今年上元节的宫宴,让一家人团聚在府里,好好吃顿团圆饭。
不用去宫宴受冻,忍受“九爵礼”的敬酒仪式,时时刻刻警惕着,还能吃到热乎乎的家宴,恣意放松,喝他喜欢的金茎露,清澈甘冽,宫里的太禧白有些辣喉,他每每都不习惯。
陆青看了眼黄花梨镶绿松石的桌案,青翠中透着木纹的厚重,凤纹鎏金盘中满是珠翠之珍。
一道海鲜八珍,以金虾干打底,加鱼唇、鱼肚、干贝、鲍鱼、燕窝、海参烩制,入口鲜嫩,鲜香扑鼻。
一道八宝攒汤,以羊肉汤熬煮数个时辰,里面放了羯羊肉、黄芪、山药、莲藕等药材,温阳润气,最适宜冬季滋补的药膳汤。
一道烤黄鼠,裹上面糊小火慢炖,里面放了川椒末,扶桑说吃起来肥美鲜嫩。
黑漆木描金攒盒里,荔枝,柿饼,桂圆,栗子,熟枣,寓意百事大吉,祈求吉祥如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