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你有什么事情瞒着朕? (第1/2页)
暮色渐浓,最后一缕残阳被厚重的云层吞噬,凤仪宫内的宫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姜昭宁斜倚在临窗的软榻上,半幅藕荷色裙裾垂落在地,手中握着一卷泛黄的书册,指尖轻轻捻过纸页,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窗外的海棠花被雨水打落了大半,残红点点,像是谁不经意间洒落的胭脂。
“娘娘。”翠羽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双手捧着一封烫金拜帖,“孟将军递了帖子,说是有要事求见。”
姜昭宁纤细的手指一顿,
她接过拜帖,指尖在精致的云纹上轻轻摩挲,眉头微蹙。
孟云琅怎么会选择这么晚的时间来?
“有说是什么事情吗?”
翠羽摇了摇头,并不知道原因。
姜昭宁将拜帖放在一旁的小几上,那烫金的纹路在烛光下闪闪发亮:“罢了,请孟将军进来吧。”
她整理了一下衣襟,端坐起来,“备茶。”
不多时,殿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孟云琅一身靛青色锦袍大步走入,腰间玉带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他的目光在殿内扫视一圈,在看到侍立两侧的宫人时,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
以往姜昭宁见他,从来都是屏退左右的。
“臣参见皇后娘娘。”
瞧姜昭宁如此,他便也规规矩矩地行礼,声音低沉有力,透着几分刻意的疏离。
姜昭宁端坐在主位上,指尖轻轻点着扶手:“兄长深夜前来,可是有要事?”
她的声音平静如水,仿佛只是在处理一桩寻常公务,那副公事公办的态度让孟云琅心头蓦地一刺。
他直起身时,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之前不管他是什么态度,姜昭宁见了他总是眉眼含笑,如今却端着一副中宫娘娘的架子。
这个认知让他胸口发闷,连带着语气也冷了几分。
“确实有件事,需要娘娘帮忙。”
他刻意加重了“娘娘”二字,目光锐利地直视着她,不放过她脸上任何一丝表情变化。
见她依旧神色淡淡,他深吸了一口气,道:“崔家有个妹妹,名唤令仪,容貌才情都是上乘,想请娘娘寻个合适的机会,将她送入宫中。”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
姜昭宁的指尖在扶手上微微一顿,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冷笑。
孟云琅的声音却还在继续:
“清歌如今掌管六宫,事务繁杂。”
“前些日子还因操劳过度,在太后面前出了差错。若是有个得力帮手,自然能更好地为陛下分忧。”
“更何况,娘娘身为中宫,为陛下充实后宫本就是分内之事。”
清歌?
清歌!
又是清歌!
每次都是为了孟清歌!
姜昭宁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几滴茶水溅在她素白的衣袖上,晕开一片暗色。
她强压着心头的怒意,声音却还是带上了几分颤抖:“你们倒是考虑周全。贵妃怕影响圣宠,就让我来做这个恶人?”
“恶人?”
孟云琅忽然冷笑一声,“陛下与你本就无情分可言,何来影响之说?”
他的目光忽然变得锐利,像是要看穿她的心思,道:“还是说,你当年为了权势入宫,现在反倒是对陛下动了真心?”
这句话像一把利刃,直直刺入姜昭宁的心口。
她的手指猛地收紧,茶盏在她掌心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
“啪!”
茶盏擦着孟云琅的衣角摔得粉碎,滚烫的茶水溅在他锦袍下摆,留下一片深色的水渍。
姜昭宁浑身发抖,五年前她为了让孟家发兵救他,才不得不答应了入宫一事。
而如今,这个她拼死相救的兄长,竟能面不改色地说她是为了权势入宫?
她的指尖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
喉间涌上一股腥甜,又被她死死咽了回去。
孟云琅看着姜昭宁惨白的脸色和颤抖的唇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的语气忽然软了几分:“宁宁,你我都是孟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些年父亲在朝堂上的处境你也清楚,我们需要更多的筹码。"
“清歌如今正得圣心,是我们孟家最大的倚仗。但凡对她有利的,我们都该不遗余力。”
“你向来最识大体……”
“滚!”
姜昭宁猛地站起身,眼前一阵发黑,不得不扶住案几才稳住身形。
孟云琅愣了一下,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姜昭宁竟然对他如此。
“本宫说,滚出去!”
“你没有听到吗?”
她的胸口剧烈起伏,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那里撕扯着。
孟云琅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眼底翻涌着难以名状的情绪。
她竟真的为了萧景珩拒绝家族的要求?
是真的喜欢上了?
这个念头像毒蛇般啃噬着他的理智。
他垂在身侧的手不自觉地攥紧,指节发白。
“怎么?在这深宫里待久了,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你要知道,是谁让你坐在这后位上的。我们能把你送上去,自然也能把你拉下来。”
说完,他猛地一甩袖子,转身大步离去。
姜昭宁踉跄着后退几步,心口疼得几乎窒息。
翠羽慌忙上前搀扶,却被她摆手制止。
这时徐嬷嬷匆匆进来,看到满地狼藉和姜昭宁惨白的脸色,欲言又止。
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娘娘,方才听宫人说,陛下又去了贵妃宫里。”
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姜昭宁的神色,继续说道:“您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早日诞下皇嗣才是正经。”
姜昭宁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忽然笑出了声。
那笑声里带着说不尽的苍凉,听得徐嬷嬷心头一颤。
雨后的夜风穿堂而过,吹灭了最近的一盏宫灯,殿内顿时暗了几分。
“皇嗣?”
姜昭宁轻声重复着这两个字,指尖无意识地抚上自己的小腹,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她缓步走向窗边,望着漱玉轩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隐约还能听到丝竹之声。
夜风拂过她的面颊,带走了一滴未落的泪水。
——
漱玉轩内,琴音袅袅。
孟清歌纤细的指尖在琴弦上轻拢慢捻,一曲《凤求凰》弹得缠绵悱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