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攀星入渊觅妖巢 (第1/2页)
寒夜如墨,刺骨的山风在悬崖边尖啸,刮得人脸颊生疼。
巨大的墨绿色越野房车如同沉默的堡垒,停在公路边缘。
雪亮的前大灯只能堪堪刺破眼前不足十米的黑暗,再往下,便是深不见底、吞噬一切光线的幽暗深渊。
四人挤在陡峭悬崖边的临时护栏旁,剧烈的心跳声几乎盖过风的呜咽。
“它…它带着人下去了?!”
李媛媛声音带着惊魂未定的颤抖,手指死死抓着冰冷的金属护栏,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刚才那声沉闷拍击和凄厉悲鸣仿佛还在耳膜里回荡。
宋无忌脸色煞白,尽管寒风刺骨,但豆大的汗珠还是从额角滚落。
他反复快速回放着手持式夜视仪的录像,设备发出急促的低鸣:“就一团模糊的黑影!轮廓都抓不清!太快了…连带着那个STA的人一起…拖下去了?!”
陆楚然放下高倍率便携式光谱观测镜,冰冷的镜片反射着灯光。
她深吸了一口寒气,强迫自己保持理性的语调:“声源定位垂直深度约240米。非直线坠落式回音传递,声波有两次显著折转。
这意味着下方存在复杂巨大空间结构,且有硬质岩壁转折区。”
她看向姜云,那双酷似王楚然的清澈眼眸里此刻带着清晰的探询。
“姜顾问,你说‘下面’,具体看到了什么?”
直觉告诉她,姜云可能捕捉到了远超设备的细节。
姜云的目光依旧死死锁在下方那片深邃的黑暗中,仿佛要穿透厚重的夜色。
他沉默了两秒,声音沉稳而冰冷,没有任何波澜:
“仅仅只看到了一瞬间,体型巨大如山丘,体表有螺旋状黑纹,活物,但是我没办法确定。”
他没有说出那个“妖”字,这对凡人是无法理解的认知。
“STA的人……没救了。”
最后的结论带着一种无可置疑的确定,如同一块冰砸在众人心间。
“山…山丘大小?黑纹?”
宋无忌的声音都变了调,只觉得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寒气从骨头缝里钻出来。
李媛媛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下意识往陆楚然身边靠了靠。
陆楚然挺直脊背,眉头微蹙,但眼神中的探究光芒更盛,似乎在脑海中快速构建那个惊鸿一瞥巨影的物理模型。
寒风卷过,吹得房车也微微晃动了一下。
仪器表盘上,所有能量探测指针依旧顽固地停留在零位,如同死去一般沉寂。
下探绝壁必须日光和装备。
四人撤回房车附近相对背风的空地。
李媛媛按动车顶控制键,坚固的自动伸缩帐篷迅速展开,构成了一个简易但遮蔽风寒的营地。
帐篷内,应急灯散发着清冷白光。
陆楚然打开折叠式高性能工作站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取高清卫星地图,将刚才声源折转点和高差计算参数输入,快速构建初步的垂直通道和下方可能空间模型。
同时,她操作着便携式环境微粒采集仪,小心将刚才悬崖边空气吸取的样本进行分析。
宋无忌贡献出玄律司加密平板,接入最新地质资料库,同时调出云岭保护区部分未公开的地下水系溶洞图谱。
眉头拧成了疙瘩:“这下面水系发达,天坑溶洞像蜘蛛网!没地图瞎走就是坟场!”
李媛媛利落地从车载小型静音发电机接好电源线,给设备供电,又将保温壶里的热水倒进杯面。
温暖的白色蒸汽升腾起来,带着食物的香气。“都吃点东西,暖暖身子。”
姜云盘膝坐在角落的折叠行军毯上,看似闭目养神。他的目光却在内视识海。
指尖一缕微弱的蓝白色电芒在毯子边缘几不可察地流转。
识海里,那些新月形凹痕底部结晶的照片被无声放大、再放大!
透过《勘虚经》的能量视角,那些微观的晶体赫然呈现出一种非自然的放射状内结构!
如同瞬间高温能量爆发塑型!这绝非地质或生物侵蚀能形成!
姜云指尖微光消散。
【香火值:149.7(微量动用-0.09)】
“结晶非天然侵蚀或生物代谢产物,”
姜云睁开眼,声音平静地加入分析,“形态分析显示为瞬时能量冲击形成。”
陆楚然的目光立刻聚焦在那些晶体结构上,眼神锐利:“瞬时冲击?高温?与地面环境骤降温差数据吻合!”
她迅速在电脑模型中新增一个能量变量参数。
“温差?什么温差?”宋无忌急忙问。
“三个失踪点最后信号消失前,附近地面监控点均记录到在几分钟内剧烈温湿度骤降,最大落差超20℃,与实时天气系统数据严重背离!”
陆楚然调出数据曲线,那陡然直降的曲线触目惊心。
分析结果指向深渊。
但现实困境如山:仪器无效,地形复杂莫测,夜间探查等同于送死。
姜云做了决定:“明早五点,下断崖。带攀岩装备和必要取样工具。”
“我有!”
李媛媛立刻打开房车侧面的储物柜,“拍戏用的!军用级静力绳、岩钉、升降器、锁扣、探洞头盔灯,全是顶级货!我和楚然都受过专业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