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漠东都司 (第1/2页)
浓重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曹文诏看着台下被震慑住的众人,缓缓开口,“自即日起,科尔沁部之名,不复存在!这片草原,以及所有你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牧场,皆归大明帝国所有!大明皇帝陛下,就是这片土地唯一的主人!”
“为示惩戒,也为给你们一条生路,本将军将抽调尔等各部精壮牧民,组建‘漠北辅骑营’,随军征战以戴罪立功,护卫诸部,所有部落不可再掌私兵,违令者夷灭全族,举报者有效者可获其部落一半的人口!”
“另外,朝廷会将原科尔沁草场,划分为十五个区域划定界限,由你们分别定居放牧,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越界游牧!后续,朝廷自会派遣官员,协助尔等统计人口、牛羊,划定税赋。谁有异议?”
台下静默无声,唯有风声呼啸,在绝对的武力和血腥的威慑面前,无人敢说一个“不”字。
他目光转向那五个手刃翁果岱的头人,语气稍缓:“你们五个部落,斩杀逆贼有功,可优先迁往伊克唐噶哩坡水草最为丰美之地。“
台下众人眼中闪过羡慕与懊悔之色,只恨方才未能把握这机遇。
这时,副将上前禀报:“将军,此战俘获已初步清点。计有适龄男丁约两万人,妇孺老人合计约三万人。按陛下‘高于车轮者皆斩’之令……然我军若要长久驻守此地,亦需劳力营建据点,请将军定夺。”
曹文诏略一沉吟,目光再次投向眼前这片战略要地:“陛下之令,在于惩处敢于持兵抵抗者。今抵抗已碎,剩余俘虏,可充作劳力。”
“伊克唐噶哩坡,地处科尔沁草原中心,水草丰美,易守难攻,正合建城!即刻起,驱使俘虏,以此地为基础,采石伐木,兴建一座坚城,以为我大明统治科尔沁之根本!
此城命名之事以及后续派遣官员之事,本将军会一并写入奏折,呈奏陛下!”
一番“友好“交流后,诸多小部落头人在翁果岱等人的尸体前,争先恐后地涌向负责草场划分的随军参事,希望能够被划分到一片水草丰茂之地。
而俘虏们在明军监督下,开始了筑城的苦役,面临他们的将是劳作至死,以此为他们的罪行赎罪。
草原的风,依旧吹拂,却带着浓郁得化不开的血腥气。一个时代似乎结束了,而另一个由大明龙旗主宰的时代,正在铁与血之中,悍然降临。
-----------------
五月底的辽阳,暑气已悄然漫过城墙,书房外的老槐树影婆娑,蝉鸣声声里,朱由校在书房中展开曹文诏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捷报时,眉宇间顿时绽开笑意。
“好!好个曹文诏!”他抚掌大笑,将捷报递给侍立一旁的刘若愚,语气里满是赞许,
“不仅能领兵破敌,还能谋善后之策,真乃帅才!此番一战,既扬我大明军威,更拓土千里,功在千秋!”
刘若愚连忙躬身接过捷报,目光快速扫过关键处,随即抬起头,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欣喜与恭顺,
“老奴为皇爷贺!为大明贺!曹将军能建此奇功,皆因皇爷知人善任、运筹帷幄。自成祖皇帝五征漠北后,我大明已逾百年未得这般开疆拓土的伟业,皇爷此举,必能载入史册,光耀列祖列宗!”
朱由校朗声大笑,手指轻轻敲击着捷报中曹文诏提出的几条善后建议,利用俘虏筑城、划分牧区、征召辅兵等。
他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手指轻叩案上捷报,“曹文诏所请诸事,深得朕心。于科尔沁腹地筑城,乃是以点控面,扎根草原的基石;划分区域,勒令定居,是为断其游牧之根,便于我朝管辖;征召其青壮为辅兵,既是釜底抽薪,亦是‘以夷制夷’之良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