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隐秘合作的种子萌芽 (第2/2页)
夜色深沉,医院的走廊已陷入寂静。
林修远站在窗前,目光穿透城市灯火,仿佛望向了未来。
他并不慌张。
赵文杰与副院长的密谋,在他眼中不过是小打小闹。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
“他们越是急着动手,说明我们已经触碰到他们的底线。”林修远轻声重复高晓琳电话中的那句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也说明,我走对了路。”
这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翌日清晨,阳光洒进医院大厅,林修远正准备进入病房查房,却见一个年轻医生早已等在门口。
“林医生!”来人一见到他就激动地迎上来,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崇拜——是林浩然。
“恭喜你,”林修远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医生,语气温和,“你已经被正式批准加入‘未来医疗计划’,身份是青年研究员,协助我进行基因治疗方向的研究。”
林浩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
林修远递给他一张卡片,上面印着一个项目编号和临时权限卡的识别码。
“拿着它去市立医学研究院B栋三楼登记处报到,他们会给你安排工作区域和实验资源。”林修远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你的起点,也是我的助手。我希望你能记住,科研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改变现实。”
林浩然郑重地点头,眼眶微红:“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看着他坚定离去的背影,林修远微微一笑。
这个年轻人,或许将来会成为他对抗康泰集团的一把利刃。
深夜,林修远独自坐在电脑前,屏幕上跳动着国家级数据库的登录界面。
账号:LXY2010
密码:
随着回车键按下,系统载入完成。
首页显示的是几个待阅项目推荐,但他没有点开,而是直接调出搜索框,输入三个关键词:
2015年假药事件
H7N9流感疫苗研发
基因修复液配方优化
光标闪烁间,系统开始检索相关资料。
“游戏,开始了。”林修远低声自语,眼神中透出一丝冷冽的光芒。
数据库反馈的结果很快出现,虽然部分内容因保密级别过高无法访问,但已有足够信息供他推演布局。
关于“2015年假药事件”,资料显示该药品由“康泰集团”推出,宣称治愈率高达98%,实则临床数据造假,导致数千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前世的自己正是因为揭露此事,才被暗算致死。
而“H7N9流感疫苗研发”相关的资料,则记录了2018年全国爆发疫情时,全球疫苗供应不足、研发周期过长的困境。
若能提前掌握病毒演化趋势,并布局疫苗生产线,不仅能拯救无数生命,更能在关键时刻重创康泰集团的市场垄断地位。
至于“基因修复液”的研究,虽然目前仍处于理论阶段,但凭借他脑海中的完整配方和临床应用经验,只需找到合适的实验材料与设备支持,便可迅速推进至人体试验阶段。
这些信息,是他手中的底牌,也将是他颠覆整个医界秩序的起点。
几日后,林修远向江城市人民医院科研所提交了一份课题申请书。
标题:《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罕见病辅助诊断模型研究》
内容看似普通,实则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在申请书中,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诊断思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罕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遗传数据、家族史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建立一套高效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模型。
评审专家翻阅之后,纷纷点头。
“这个选题很有前瞻性,尤其是在当前罕见病漏诊率极高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位评审委员说道。
“而且林医生作为实习医生,能够提出这样的构想,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另一位附和。
林修远微笑听着,心中却波澜不惊。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这份课题申请,表面上是为了争取科研经费和项目支持,实际上却是为了引入一个关键工具——智能诊断算法。
这套算法,源自他前世主导研发的“AIMedCore3.0”系统,曾在全球多个疑难病症诊疗中发挥巨大作用。
而今,他将以“辅助模型”的名义,逐步将其植入医院信息系统,为未来的医疗革命铺平道路。
不过,现在还不是公开的时候。
他要做的,是在黑暗中布网,在沉默中蓄力,等待那一天,以雷霆之势,将康泰集团连根拔起。
窗外的风,轻轻吹过树梢。
林修远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远方天际线,心中一片清明。
医道之巅,终将属于他。
只是,这一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