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严明入城纪律:秋毫无犯 (第2/2页)
“听好了!都给我把招子放亮点!管住手!管住嘴!”
“谁他娘的手贱拿了不该拿的,嘴贱说了不该说的,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
“师长说了,天王老子犯了纪律也照办!”连长们在队列前吼得嗓子嘶哑。
“班长,那……那地上掉个银元,能捡不?”一个新兵怯生生地问。
“捡个屁!给老子立正站好!”班长眼珠子瞪得溜圆。
“三大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
“第二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跟我念!”
…………
与此同时,卫辉城的大街小巷,一夜之间贴满了盖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新六师关防”大印的《安民告示》。
告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告了城市解放,阐明了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纪律,呼吁市民安居乐业,举报敌特,配合军管。
穿着灰布军装、臂戴“纠察”红袖标的战士,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开始出现在主要街道、十字路口、商铺门前。
他们军容严整,表情严肃,警惕地巡视着,遇到有士兵靠近商铺或民居,立刻上前询问、劝阻。
入城部队严格按照划分的区域,在废弃的军营、仓库、学校操场等处驻扎。
战士们放下背包,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拿起扫帚、铁锹,帮助居民清理街道上的瓦砾垃圾,填平弹坑,修复被炮火震坏的房屋门窗。
起初,卫辉城的百姓是惊疑不定的。
他们躲在门窗后,透过缝隙偷偷观察着这支陌生的军队。
他们见过太多兵匪了。
然而,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没有砸门声,没有哭喊声,没有士兵闯进家门。
街面渐渐干净了。
家门口被震碎的玻璃窗,被几个年轻的小战士小心翼翼地用木板钉好了。
粮店门口排起了长队,穿军装的人在维持秩序,公平售粮,没有插队,没有强买。
一个挑着担子卖菜的老农不小心摔倒了,青菜撒了一地,几个路过的战士立刻上前帮忙捡拾……
疑虑,如同初春的冰雪,在无声的观察和切身的感受中,一点点消融。
“这……这真是当兵的?”
“他们说话真和气,买东西还给钱……”
“我屋后的垃圾堆,被他们清干净了,还撒了石灰……”
“老李家的窗户,是几个小战士给修的,一分钱没要……”
“听说昨天东街老张家铺子差点被几个兵痞抢了,结果被戴红袖标的自己人抓走了,关起来了!带头的好像还是个连长呢!”
“真的假的?自己抓自己人?”
“千真万确!我亲眼看见的!那戴红袖标的兵,凶得很!一点情面都不讲!”
“老天爷……这……这真是仁义之师啊!”
“怪不得能打败楚云飞……”
民心,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