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就因为国本之争输了,就跟臣子们置气?! (第2/2页)
这位偏偏天天上朝,一折腾就乱,一插手就死,最终成了煤山吊客。
想想也不奇怪。
一个公司业绩下滑时,如果领导只会天天抓考勤、讲制度、削权分利——
动不动就裁员,却不去解决根本问题,这企业能不垮台才怪。
说白了,一辆旧车,最好的办法就是别乱拆,让它凑合开下去。
崇祯偏偏要瞎修,结果大明这辆车彻底报废。
换了老朱亲自来,也未必能救回来。
然而,万历和嘉靖以及之后那些“不上朝”的皇帝,又不一样。
万历是真心摆烂。
国本之争伤透了他的心,他便一躺到底,彻底消极怠工。
俨然进入“本人已死,有事烧纸”的模式。
嘉靖好歹像个导师,不开组会,但你发邮件他还会回,时不时还会叫学生来汇报,甚至指点迷津。
要知道,他是大明中后期唯一能凭一己之力压制宦官,完全驾驭内阁和士大夫的皇帝。
在他前头,有王振、汪直、刘瑾;在他之后,有冯保、魏忠贤。
唯独嘉靖一朝,宦官没能登上权力的舞台。
可万历比他爷爷离谱多了!
不仅不开组会,而且彻底失联!
邮件一概不回,学生的开题、中期、答辩材料从不签字,甚至干脆不招生。
更严重的是,他连官员任命也懒得批,朝廷的重要职位长期空缺!
这已不是单纯的“不上朝”,而是整个系统彻底死机。
奏章如雪片般送上去,他全都塞在抽屉里,不批、不理、不处置。
他拒绝履行皇帝的权力,也不肯补任高官。
十几年来,就靠寥寥两三人支撑着内阁和九卿的运转。
大明这台国家机器,就此陷入低能耗运转。
这其实是万历有意在恶心大臣。
不过话说回来,他也并非什么都不干。
他只对两件事上心:其一是搞钱,其二是打仗。
于是,万历三大征,就是在这种“皇帝摆烂、朝廷躺平”的氛围下打完的。
说到底,即便万历整日不理政务,他依然能通过某些渠道,牢牢把控着国家大势。
……
洪武时期!
“简直胡闹!”
老朱得知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气得一巴掌拍在龙椅上!
他指着天幕,怒声咆哮:
“就因为国本之争输了,就跟臣子们置气?!”
“咱朱家人里头,怎么出了这样一个没出息的孬种!”
在老朱眼里,万历就是懦弱。
国本之争的实质,他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说到底,不就是朱翊钧和那帮大臣们斗气吗?!
斗了几十年,始终没斗赢。
输了就输了。
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还能闹情绪?
“掰不过,不会继续斗吗!”
“这小子居然敢三十年不上朝!”
“那么多奏折,全都搁在手里不发!”
“官缺一大堆,也不补!”
“你说说,这像话吗!”
老朱是真被气透了。
他回想历代大明皇帝,纵然有人昏庸,甚至还有像堡宗那样把江山拖进险境的。
可无论如何,那些人起码还在治理天下啊!
唯独万历,与他们完全不同。
这是彻底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