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校场立威 (第1/2页)
青州军大营的校场,比南部旷野辽阔十倍。
三十万军队的气息汇聚成无形的威压,压得空气都仿佛凝固。赵珣一身银甲,立于点将台,目光扫过台下肃立的将领——这些人大多年过四十,鬓角染霜,脸上刻着战场的风霜,眼神里是对权力的敬畏,更是对新主子的审视。
“末将参见世子!”
百余名将官齐声呐喊,声浪直冲云霄,却无一人抬头直视,这是老兵油子的默契——既不失礼数,又暗藏疏离。
赵珣缓缓抬手,校场瞬间安静。他取出赵衡的黑铁令牌,高高举起:“父王有令,即日起,青州军北境五营暂由本世子节制。”
令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台下却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站在最前排的一位红脸将军忍不住出列:“世子恕罪,末将王奎有疑。北境五营是王爷亲军,历来只听王爷号令,世子虽有令牌,却无实战功绩,恐难服众。”
王奎是赵衡当年的亲卫统领,如今掌管三万重装骑兵,在军中威望极高。他这话一出,立刻有七八名将领附和,显然是早有默契。
秦武脸色一沉,按剑上前:“王将军好大的胆子!世子持王爷令牌,就是代王行权,你敢质疑?”
“秦武退下。”赵珣抬手阻止,目光落在王奎身上,“王将军的意思是,要本世子拿出功绩?”
王奎抱拳道:“末将不敢。只是军中规矩,能者居上。世子若能让北境五营心服,末将第一个听令。”
“好。”赵珣点头,忽然指向校场中央的靶场,“那里有三百步外的箭靶,上面画着红心。谁能三箭皆中,本世子赏黄金百两。”
将领们面面相觑。三百步是强弩的射程,弓箭能射及已是难得,三箭皆中更是难如登天。王奎是军中有名的神射手,闻言嘴角勾起一丝不屑,正要出列,却听赵珣补充道:“但本世子的规矩是,蒙眼射。”
校场顿时哗然。蒙眼射三百步外的靶心?这不是射箭,是戏法!
王奎脸色铁青:“世子这是故意刁难!”
“是不是刁难,试过便知。”赵珣摘下头盔,露出未蒙眼的面容,对身后的亲卫道,“取弓来。”
片刻后,一张长弓被送上点将台。
赵珣握住弓身,内力运转,战气悄然凝聚。他并未蒙眼,而是转身背对靶场,声音平淡:“王将军,看好了。”
“嗡——”
三支狼牙箭同时搭上弓弦。赵珣手臂后拉,银甲下的肌肉贲张,战气如潮水般涌入弓身,弓臂弯成满月。
“去!”
一声低喝,三支箭矢破空而去,在空中划出三道残影,几乎同时命中三百步外的靶心!更惊人的是,三支箭竟首尾相接,齐齐钉在同一位置,箭尾震颤不止。
校场死一般的寂静。
王奎瞪大双眼,嘴唇哆嗦着——他自认能射中三百步靶心,却绝做不到蒙眼三箭同中,更遑论如此精准!这不仅是箭术,更是对内力与战气的极致掌控。
“还有谁不服?”赵珣的声音传遍校场,“北境五营的校尉以上将领,可上前与秦武切磋。能接他三十招,本世子升他一级。”
秦武早已按捺不住,翻身跃下点将台,长戟顿地,发出“当”的巨响:“谁来?”
将领们面面相觑。秦武的悍勇他们早有耳闻,更何况刚才赵珣露的那手,已让他们心生忌惮。沉默片刻,才有一名独眼将军出列:“末将李虎,愿讨教秦将军高招!”
李虎是步军统领,一手铁砂掌练至大成,曾在北境斩杀过敌将。他纵身跃起,双掌带起呼啸的风声,直拍秦武面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