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就是个戏精(求月票) (第1/2页)
“是你的椰树,那两句词也是苏总您想的吧?”
非常简单的两句话,让张永新大为震撼。
广告就是如此。
越简单越能够给观众洗脑。
他不由得联想到苏超出演过的椰树广告,里头也有这样的点睛之笔。
“对,不过那个广告是别家公司做的,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就自己成立了这家公司,已经做好了一个伊卡璐的广告,央视那边过几天就会播出了。”
合约都签过了,就没必要再装作有底蕴了。
不过,在边上旁听的高园园家人,这下子倒是彻底放下心来了。
一个广告公司,只要有个能写出好策划的人,那其他业务就算全都外包出去,公司也不可能立不住。
更何况,人家还能去香江做电影。
做电影,不是演电影。
一字之差,这里头是有很大差别的。
所以说,合约里关于影视方面的条款并不仅仅只是有备无患。
苏超还和赵小丁对了一下伊卡璐广告的预算。
交学费没关系,关键是你得能学会。
赵小丁表示,倒也不算太坑,报的基本上属于行价,关键在于用了很多没必要的高档胶片和设备。
有些设备甚至从头至尾都没用到。
苏超还真没注意到有哪些用了,哪些没用到。
毕竟有很多设备是备用的。
比如摄影机和镜头。
他在《打左灯向右转》和西影厂的人沟通,只记得对方推荐了一堆好设备,给了一堆参数。
苏超以为他和黄建新谈笑风生,西影厂的人肯定不会坑他。
显然是想多了。
说小鬼难缠不是没道理的。
尤其是国企里头,底层员工限于工龄和人脉,只能拿那么点死工资,不坑人怎么发财。
不管是西影厂还是北影厂,你只要是外行他们都会坑,不是把价格往高里报,而是整一些厂里自己都用不到的高档货给你。
至于这些高档货为什么采购……那自然是有更大的利益关系了。
中午的时候,大家一起吃了个饭,算是公司草创阶段的一个小聚餐了。
吕布、郭家兄弟,还有黄博周讯也被喊了过来。
他们也属于广告公司员工。
周讯是专业的挂历模特,苏超打算给她策划一组比较特别的挂历。
风格更偏向前卫。
就是用2000年以后的审美去诠释1995年的时尚。
领先常人半步是天才,领先常人一步是疯子。
拿三十年以后的审美出来大概率会翻车,但是拿2000年后的审美,说不定就是个性了。
好在挂历成本不高,广告公司做挂历只要销量还凑合,肯定都是能够赚到钱的。
郭家兄弟也可以出镜拍广告。
兄弟俩都是帅哥。
苏超甚至还打算带他们和黄博去香江拍戏呢。
可以演《野蛮女友》男主的朋友。
下午苏超回到培训班,气氛就不那么美妙了。
结业!
一期学员终于到了结业的时候。
合约规定了六十多个课时,实际上至少上了两百个,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和其他培训班比,三千块钱也没有贵多少。
主要还是氛围太好。
让一期班学员们个个都恋恋不舍。
这段培训班生活,将会成为他们一辈子都会铭记的经历。
不管是他们泯然众人,还是功成名就,都会记得1995年的那个夏天,记得那群活在记忆里的人,记得那几位老师,还有他们的校长。
“坐吧!”
苏超示意学生们和老师都坐下。
几位授课的老师,包括何冰、王劲松、林知梦、黄博、段易宏全都来了。
学生也一个没少。
“我办这个培训班,是因为太穷了,打算找你们这些艺考生骗点钱花。”
苏超上来就是袒露心迹。
让原本低沉的气氛也瞬间欢快了起来。
校长有没有骗他们,他们比谁都清楚。
三千块钱的学费,上了两百节课,请的还都是好老师。
何冰、王劲松出自中戏北电,现在已经就职话剧团,而且还出道有了作品。
段易宏是中戏学生,西北地区考分第一,对艺考的理解常人难及。
黄博以前在青岛教跳舞,情商无敌,教会了大家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
李解也教过一年的舞蹈。
林知梦更不得了,名师高徒,圈内已经出道歌手想请她都要看她的心情。
三千块钱学费,都不够请她一个人来上这么多节声乐课的。
如果校长这样都算骗人。
那市面上其他培训班又算什么呢?
“其实咱们培训班的条件并不好,没有摄影监控设备,没有专业的形体练习室,甚至连个长一些的T台都没有……”
虽然别的培训班也没有,但是苏超是见过好东西的。
在他看来,一期班二期班都特别寒酸。
当然,价格相对也便宜。
真要是依照他上辈子做培训班的标准,别说三千块钱了,八千也下不来。
“好在找的老师还可以,招的学生也不错,我估计咱们一期班至少一半都有机会进入三大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