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406章 无力回天的洪承畴

第406章 无力回天的洪承畴

第406章 无力回天的洪承畴 (第1/2页)

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空气仿佛被天幕上弥漫的烽烟所浸染,带着一丝焦灼与血腥。当“崇祯八年”的字样伴随着“十三家七十二营”、“荥阳大会”等描述流贼汹汹之势的词汇浮现时,殿内已是落针可闻。朱元璋的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御案,发出沉闷的响声,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仿佛已预感到不祥。
  
  然而,当李自成“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略被提及,尤其是看到“攻下南直隶凤阳”这几个刺目的文字时,即便早已通过天幕知晓此事,朱元璋胸腔中的火山依旧瞬间爆发了!
  
  “砰!”
  
  一声巨响,他竟一拳狠狠砸在御案之上,震得笔墨纸砚齐齐跳起,一旁的侍太监吓得魂飞魄散,几乎瘫软在地。
  
  “凤阳!又是凤阳!咱的祖陵!咱的皇觉寺!”朱元璋猛地站起身,双目赤红如血,额角青筋暴起,咆哮声如同受伤的雄狮,震得殿梁似乎都在嗡鸣,“逆贼!千刀万剐的泥腿子!安敢如此!安敢如此屡屡辱及咱的祖宗!!!”
  
  无尽的愤怒与刻骨的耻辱感几乎要将他吞噬。那是他的桑梓之地,是他朱家龙兴的象征,是王朝的根基所在!一次被辱已让他痛彻心扉,这天幕再次提及,无异于将他的伤疤血淋淋地重新揭开,再狠狠撒上一把盐。
  
  朱标和朱棣脸色发白,急忙上前一左一右扶住因暴怒而身体微颤的父亲。
  
  “父皇息怒!保重龙体啊!”朱标的声音带着哭腔,“此乃后世之不肖,非父皇之过……”
  
  朱棣亦是咬牙切齿,既是愤恨流贼之举,也是忧心父亲的状态:“爹!您冷静些!此等大仇,后世子孙无能报复,但天幕示警于我等,便是给了我们机会!必不使此事重演!”
  
  马皇后此刻也站起身,她没有多言,只是快步走到朱元璋身边,轻轻握住他因紧握拳头而颤抖的手臂,目光中充满了担忧与无声的抚慰。她的沉稳稍稍缓和了殿内几乎要爆炸的气氛。
  
  良久,朱元璋才剧烈地喘息着,缓缓坐下,但眼中的血丝和杀意并未褪去,只是从咆哮转为了冰冷的死寂,一字一句道:“咱……没事。继续看。咱倒要看看,那些混账东西,是怎么保住,或者说……是怎么丢尽咱的江山的!”
  
  直到天幕上开始呈现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人奋力剿贼的经过,尤其是看到高迎祥被孙传庭于黑水峪擒杀时,朱元璋那冰冷的脸色才稍稍回暖,目光被吸引了过去。
  
  徐达凝神看着天幕上关于洪承畴调度五省兵马、围追堵截的描述,眼中露出赞赏之色:“陛下,此人确有大将之材。观其用兵,并非浪战,而是步步为营,压缩流贼活动空间,迫其决战。流寇虽众,却如困兽,难以施展。能在这糜烂的局面下,将高迎祥这等巨寇剿灭,此人之能,远在一般将领之上。”
  
  李善长也抚须点头,从政局角度分析:“确是如此。洪承畴能任五省总督,总督剿匪事宜,可见崇祯朝中亦知此人能干。其与孙传庭配合,一正一奇,一围一剿,方有此效。还有那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虽耗资巨大,近乎竭泽而渔,但若能贯彻到底,确是剿灭流寇的一剂猛药。只可惜……”他再次欲言又止,那未尽之语,是对大明国运深深的忧虑——再好的策略,也需要一个能执行的朝廷和稳定的环境。
  
  殿内众人闻言,心情复杂。一方面为洪承畴等人的才干和取得的战果感到一丝振奋,另一方面,那“只可惜”三个字,又像阴影般笼罩下来。他们都知道,在大明末年,捷报之后,往往跟着更大的噩耗。
  
  当天幕播放到崇祯十一年,清兵再次破墙入关,朝堂上出现“议和”之争,以及卢象升巨鹿战死时,奉天殿内的气氛骤然变得更加凝重和压抑。烽烟并起,双线作战的残酷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洪武君臣面前。
  
  “又来了!这些建州鞑子!就没消停过!”蓝玉咬牙切齿,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他是天生的军人,最恨外敌入侵,更痛恨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朱棣则更关注战略层面的诡异,他拧紧眉头,疑惑道:“洪承畴和孙传庭明明在中原剿匪已见大效,李自成仅剩十七骑遁入商洛山,张献忠也已投降……眼看就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荡平心腹之患!为何此时偏偏要将洪、孙这样深知流寇习性、精于内陆剿匪的帅才调往辽东?中原局势岂不前功尽弃?这简直是自断臂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