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冬日情焰,复杂关系 (第1/2页)
何凌灵在温馨热闹的除夕之后踏上归途,留下杨慧敏、江浔和其家庭共享的余韵,毕竟她能抛下家人来陪着江浔过年就已经很难得了,年后自然应该回去陪陪家人。
不久后,江浔得知谢知韵和杨慧敏这对姑嫂竟然相约要一起去游禾木赏雪,当然包括杨开艺也要一起,最主要的是,杨慧敏和谢知韵似乎都打算邀请江浔一起去。
好家伙,江浔实在是无法想象自己在这个组合面前怎么才能做到左右逢源,但是又完全无法拒绝大姐姐和局长大人的热情邀请,想必杨开艺也是暗戳戳的期待着他一起去吧。
送别何凌灵时的拥抱似乎还残留着温暖的余韵,转眼间,凛冽的北风已卷着机场广播冰冷地扫过耳边。
江浔站在WLMQ地窝堡机场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被厚厚积雪覆盖的远山。
谢知韵的决定突兀而富有诗意——逃离初春的料峭,奔向真正的冬日王国:XJ禾木。
这或许是谢局长厌倦了工作的繁琐,真的想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山河,或许,也有想要陪陪自己女儿的意思,她一向都是有了假期都陪着杨开艺出去旅游的。
“怎么,刚分开两天就开始想你灵儿姐了?”杨慧敏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调侃在他身后响起。
她今天裹着一件修长的黑色毛呢大衣,里面也是黑色的打底衫,素面朝天下眉眼显得格外清冷,只有目光撞上江浔时,才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火星一闪而过。
江浔回头,冲着杨慧敏眨了眨眼睛,压低声音,只有两人能听清,“倒不是想灵儿了,只是在担心大姐姐一个人到时候会不会哭?”
那个微妙的‘哭’字被他咬得很轻,却清晰地钻入了杨慧敏的耳中。
杨慧敏的耳廓似乎因寒冷,又或是因为那别有深意的话语,微微泛起一层薄红。
她白了他一眼,转过身去催促拖行李的杨开艺:“开艺,快些,要登机了。”
杨开艺应了一声,拖着一个小行李箱快步走来。
她穿着卡其色的轻薄加绒卫衣,羽绒服被脱下来放在行李箱上,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脸上的笑容在看到江浔时更盛了几分。
“江浔,你的登山包好大,里面都装了什么宝贝呀?”她好奇地问。
“一些必需品,还有给大家都准备的小东西。”江浔自然地伸出手,想要接过她手里的箱子,“我来吧。”
杨开艺稍一犹豫,松开了手,指尖不经意间擦过江浔的手背,一丝微麻的电流感悄然滋生。
“谢谢。”她声音轻快,脸颊却飞上了两朵红霞,不知是冷风还是心绪激荡。
谢知韵在一旁看着这微妙的互动,推了推眼镜,嘴角勾起一个了然的弧度,并未多言。
她穿着利落的户外冲锋衣,气质沉稳从容。“阿浔这孩子,总是这么周到。”她对走过来的杨慧敏轻声赞道
杨慧敏含糊地应了一声,目光却胶着在那个正帮杨开艺放行李的挺拔身影上,带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复杂。
是欣慰?是醋意?还是一种隐秘的、无法宣之于口的独占欲在骚动?她紧了紧围巾,掩饰住瞬间波动的情绪。
前往禾木的路途漫长而颠簸,从吐鲁番盆地驶向阿尔泰山脉。
窗外是无尽的银白,道路在雪原中开凿。
车内暖气烘人,谢知韵闭目养神,杨开艺靠窗看着飞逝的雪景,偶尔与江浔低语几句旅途见闻。
杨慧敏坐在副驾的位置,似乎专注于窗外的壮阔。
然而,在一个穿越漫长的冰封达坂、道路险峻的弯道,江浔的手仿佛无意地,从后座越过座位靠背,落在杨慧敏自然垂在身侧的手上。
冰冷的手指骤然被一片温热包裹、覆盖、微微用力地揉捏。
杨慧敏的身体瞬间僵直,心脏如同被狠狠攥住,又在下一秒疯狂擂鼓。
她一动不动,不敢回握,也不敢抽离。巨大的刺激感在绝对的伪装下汹涌沸腾。
她甚至能感觉到江浔指腹在轻轻摩挲她的骨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占有意味。
她紧张地瞄了一眼后视镜,只见杨开艺正兴致勃勃地看着窗外,谢知韵闭着眼,似乎毫无所觉。
这隐秘的触碰只持续了几秒,在弯道结束,道路稍平之际便撤了回去,仿佛从未发生。
但杨慧敏紧握的拳头里,指甲已深深陷入掌心。车厢里只剩下引擎的低鸣和暖气的声音,冰天雪地之外,只剩下她震耳欲聋的心跳。
……
禾木村,如同被上帝精心雕琢后遗忘在凡尘的梦境。
尖顶的图瓦人木屋覆盖着童话般的厚厚雪帽,炊烟在冰冷的空气中笔直而上,消散在湛蓝得不真实的天际。
喀纳斯河的一段在此蜿蜒流淌,未被完全冻住的部分汩汩有声,水流上方蒸腾着水汽,在两岸雾凇树挂的映衬下,更添仙气。
巨大的白桦林只剩下笔直的黑色树干,枝条上压着松软的积雪,宛如一队队静默等待检阅的士兵。
放眼望去,雪山环绕,在夕阳下披上金纱,神圣巍峨。
他们入住的是一栋独立的图瓦木屋民宿,两层结构,足够宽敞。谢知韵选择了楼下一个安静的小房间。
杨开艺住在江浔隔壁,都在楼上。杨慧敏的房间则在走廊尽头,相对僻静。
晚饭是丰盛的当地风味。鲜嫩的烤羊排,热腾腾的大盘鸡,香醇的奶茶驱散了寒气。众人围炉而坐,兴致高昂地交流着初识禾木的震撼。
谢知韵和民宿老板聊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杨开艺兴奋地计划着明天要去白桦林拍照、坐马拉爬犁上观景台看日出。
江浔话不多,但总是适时地添茶倒水,照顾着每个人的需求,眼神却像带着钩子,一次次掠过杨慧敏。
“江浔,我听说这里的星空特别美,银河清晰可见。”杨慧敏端起奶茶抿了一口,状似无意地提起,避开他的目光。
“嗯,污染少,海拔高,观星条件确实绝佳。晚上零下二三十度是常态,想看星星,得做好全副武装,别冻着。”江浔接话,目光却直勾勾地锁着她。
“杨老师想看的话,我可以陪你去,我对观测位置有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