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78章 登山 (第1/2页)
山间的清晨,空气带着露水的微凉和草木的清新,暂时驱散了城市的燥热。
蜿蜒的盘山石阶上,邹侠和郑仪一前一后,缓步向上。
两人都穿着简单的运动装,没了平日在办公室里的严肃,倒像是寻常的忘年交周末登山。
邹侠呼吸略微有些重,额角见了汗,但步伐还算稳健。
郑仪跟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气息均匀,目光沉静地落在前方的石阶和邹侠微驼的背影上。
“老了,不中用了。”
邹侠停下脚步,扶着旁边的栏杆,回头笑了笑,带着些自嘲。
“爬这点坡就喘了。比不上你们年轻人。”
“书记您这是厚积薄发,平时工作太忙,缺乏锻炼而已。”
郑仪上前一步,递过一瓶拧开的矿泉水,语气自然。
邹侠接过水喝了一口,哈哈一笑,指了指郑仪:
“你呀,就是会说话。”
他转过身,继续向上爬,速度放慢了些。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邹侠的声音变得有些感慨。
“北河村的事,四海的事,千头万绪,压力都压在你身上。我这个书记,倒是躲了不少清闲。”
“书记您运筹帷幄,把握方向,才是最关键、最耗心神的。我不过是按照您的部署,做些具体执行的工作。”
郑仪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肯定了邹侠,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邹侠摆了摆手,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有些事,彼此心照不宣。
沉默着爬了一段,山路渐陡,两侧林木愈发茂密。
“郑仪啊。”
邹侠忽然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有件事,我思来想去,还是想以一个长辈,一个老大哥的身份,跟你聊聊。”
郑仪脚步微顿,随即恢复如常。
“书记您说,我听着。”
“是关于城投集团,还有……陈默的事。”
邹侠没有回头,声音混着山间的风,显得有些悠远。
“你的设想,很大气,也很有魄力。想把经济命脉牢牢抓在政府手里,彻底杜绝四海这类乱象,这个初衷,我完全理解,也支持。”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
“但是……让陈默这个年轻人,直接去执掌这么庞大的一个平台,担子是不是太重了?步子……是不是迈得有点太大了?”
邹侠终于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郑仪,眼神里没有了平时的威严,多了几分长辈式的关切和……担忧。
“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你一样,总觉得事情要快办,办好,看到不合理的地方,就恨不得一夜之间把它扭过来。”
“后来经历得多了,才慢慢明白,治大国如烹小鲜,有时候,火候急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他的目光变得有些深邃,仿佛想起了什么久远的事情。
“当年的何伟,你大概也听说过。他也是个能人,有想法,有干劲,一来明州,就想大干快上,想把城市经济牢牢抓在手里。”
“结果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下面的人跟不上他的思路,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乱,反弹巨大。他自己呢,也可能是因为太着急,用人察事出了偏差,让四海集团这类资本趁机而入,反而被裹挟,最终……唉……”
邹侠叹了口气,语气沉痛。
“教训深刻啊。”
“郑仪,你和他不一样。我看得出来,你不是为了个人的升迁,你是真心想为明州做点事,为民请命,涤荡污垢。这份心,我信。”
“但也正因为此,我才更希望你能走得稳,走得远。”
“陈默是个好苗子,有能力,有冲劲,对你也很忠诚。但越是这样的干部,我们越要爱护,要培养,要给他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时间,而不是一下子把他推到风口浪尖,那可能不是爱他,是害他,也可能……会打乱我们自己的节奏。”
邹侠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这确实是一个长辈对看好的晚辈,一个领导对得力下属的肺腑之言。
他担心郑仪因为正义感和急切心理,重蹈何伟的覆辙。
郑仪安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不悦或急躁。
直到邹侠说完,他才缓缓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迎向邹侠担忧的眼神。
“书记,谢谢您。”
他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沉稳,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定力。
“谢谢您能跟我这样说心里话,把我当自己人,当晚辈来看待。这份心意,我铭记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