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她不知道 (第1/2页)
来访者没有否认,也没有防御。
她的感觉类似一种恍然大悟……不,不能说是恍然大悟。因为这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某种以前隐约有所察觉、但朦朦胧胧,如今终于被点破之后才拨云见日的感觉。
面对南祝仁点出来的情绪,她像是认识了一个陌生的老朋友。
来访者的情绪落点是比较低的,因为谈论的是深沉的话题。
但她还是扯了扯嘴角:“又是痛苦又是轻松的,那这种情绪算是什么呢?”
这句话出口,相当于是确认南祝仁的判断正确了。
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来访者,对于情绪的判断不够细致是正常的,因此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
南祝仁给出了答案:“是愧疚。”
还不是一般的愧疚,而是【幸存者愧疚】。
这就是南祝仁从李玲玲之前对话中分析出来的东西。
幸存者愧疚(Survivor'sGuilt)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一个常见症状。它指的是一个人认为自己从一场致命的灾难或事件中幸存下来是一种“错误”或“不公平”,并为其他人的死亡或受伤而感到深深的内疚、自责和痛苦。
拥有这种情绪的人通常会出现对“为什么死的是他/她而不是我?”、“我本来可以做点什么来救他们的。”、“我的幸存是建立在他人死亡之上的。”一类问题的反刍。
在心理上,【幸存者愧疚】可能会导致重度抑郁、焦虑、PTSD、药物滥用、自杀等一类的风险。
社会上,可能会导致自我社会隔离、职业功能受损、关系不稳固等等。
同时,长期的内心痛苦也可能在躯体上表达出来,出现诸如慢性疼痛、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胃肠道问题、免疫功能问题等等。
说来也巧,就在前段时间南祝仁帮助白庆华的课题组整理《常见灾难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的时候,正有看到【幸存者愧疚】部分的内容。
这恰恰是白庆华负责的课题部分需要攻坚的重点。
而确定了李玲玲存在【幸存者愧疚】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分析也就顺理成章了起来。
南祝仁不由地回想起了之前和胡医生交谈的内容。
……
【“那孩子就是一次洪涝灾害的幸存者。她可怜,在那时候没了家。”】
【“……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九八年,那时候玲玲还是个孩子——这是她的电子档案,你可以在这里看,但是不能带走,而且还要保密。”】
【“……当然。不过胡医生,她的情况好像档案里面没有记录,里面只有她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
【“她的个人档案里面当然不会记录。我能知道,是因为我们医院当时支援了玲玲的家乡,有建立相关的医疗档案。”】
【“……”】
【“这孩子很努力,没了家,但是面对生活一直很乐观,很努力。大学考到了北都,最后还留在我们医院当了护士,像当初帮助她的人一样去帮助其他人……只不过她再怎么乐观,当初的事情肯定也是有影响的,所以我对她很上心。咨询的事情,还要拜托小南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