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统一的序幕,韩非入秦 (第1/2页)
年华似流水,山中无日月,转瞬又是一载。
太乙山,一个姑娘敲开了一间僻静小院的大门。
“公子,咸阳城那边传来动静,九公子入秦了。”
院中,有个少年听到此话,缓缓睁开了眼睛,只见那双古井不波的眸子深处轻轻荡开一抹涟漪。
“韩非终究还是未能摆脱那个命运吗?”
少年悠悠一叹,随后他站了起来,双手负后,抬头看向天空。
看着无尽的虚空,他好似看到了那位坐在囚车之中进入咸阳城的年轻人。
那句“七国的天下,我要九十九!!”仍在他的耳边回荡。
可惜,在历史的大势之下,纵然他这般奇才,也终究无法逆转那个既定的命运。
昔日的那位年轻人放言要改变天下,如今却沦为阶下囚,这其中的转变,只是想想,便让人唏嘘不已。
过了一会儿,少年看向身边的这个姑娘,轻声问道:“玉儿,想回去看看吗?”
姑娘低眉顺眼,欲言又止。
“等韩非这边的事情处理完了,韩国那边的战局差不多就已经确定了,大势倾轧之下,力挽天倾或许力不能及,但救下一两个人,我想难度不是很大。”
听到少年的话,姑娘眼睛一亮。
“公子,能不能救一救紫女姐姐。”
见状,少年轻笑一声。
“玉儿还是忘不了你的紫女姐姐,不过她也算是我的老朋友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她愿不愿意跟我们一起走”
姑娘小脸飞起几缕绯红,不过悬着的心却重新放了下来。
眼前这个年轻人,言必信,行必果,从未爽过约,所以对于对方的话,她从未怀疑过。
“多谢公子。”
年轻人看着院中的落叶,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再度开口问道:“漪跟田言那边最近有什么异常吗?”
“没有,霓裳姐姐拜访过几次,大多时间漪跟小言都不曾离开小院子。”
听到这个回答。
少年点了点头。
“她们来这里有多少时间了?”
姑娘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似乎是在思索这个问题,有风吹过,轻轻荡起她的衣角。
“再有三日,便有一年的时间了。”
少年再问。
“农家那边有什么消息?”
“烈山堂堂主田猛练功时好像是走火入魔,一身功力尽废。还有六堂之间似乎并没有外面看到那般和谐,田姓一系人与外姓的人.”
姑娘的话点到即止,不过她相信身前的这个少年能够听懂。
果不其然,听到此话,这个少年轻轻叹了口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农家有现在的局面,很难说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过了一会儿,这个姑娘不知又想到了什么东西,再度开口说道:“对了,刚才晓梦大师来过,明日便是她挑战天宗长老的日子。”
听到这话,少年目光多了几分无奈。
晓梦在一个月之前,突破到宗师境,算算时间,其突破到宗师境的年纪与他相仿。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突然将矛头对准了天宗的那几位长老,甚至此事还捅到了赤松子和北冥子那边。
北冥子最后给定下了一个日子,只是他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明日便已经是比试之期了。
“晓梦大师这么做还是因为公子,白纸和精盐两种东西,背后能够带来的财富太大了,除了外界的人眼红,就算是宗内的那些长老也都想分一杯羹,要是晓梦大师再不出手,那些人恐怕就得明抢了。”
对于这种情况,他倒是也了解一些,不过对于这些身外之物,他看的并不重,并且霓裳、墨鸦、焰灵姬、甚至就算是眼前的这个姑娘,哪一个又是简单的主。
他们私下做的那些事情,自己也心知肚明,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他一直都懂。
只要不是太过分,他也不会计较什么,晓梦这次出头,这里面怕是也有焰灵姬和霓裳撺掇的意思,这两桩生意,弄玉他们与道家差不多是三七开,道家又有两宗,算起来,每宗能够分到的只有三成多一点。
但别忘了两宗的弟子有多少,而弄玉他们统共才有几人,这么算起来,那些人不眼红才怪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说的一点不错。
少年朝太乙山的其他主峰扫了几眼,随后收回视线,轻声说道:“明天的比试我就不看了,有师傅在这里,晓梦不会吃亏的,再加上如今她的天地失色几乎小成,对付那几个人压力不大,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看起来也没什么意思。”
这个姑娘听到此话,不由一愣。
山上的那些弟子可都很看好这场比斗呢!目前也没有人能够确定这场比斗的胜负。
晓梦进阶宗师境不假,但那几位长老也都是宗师境,并且对方在人数上还占有优势,同为道家之人,修行的功法又是一样的,晓梦在对敌经验上更是远远不如,为什么眼前这个少年会如此断定对方一定会胜呢?
“公子,晓梦这一次的对手,是六位宗师境。”
少年摇了摇头。
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说,一对六的确是处于劣势,但晓梦的情况不一样。
那六位长老修炼的功法,只有万川秋水或者心若止水的一种,进入宗师境靠的是水磨工夫,而晓梦同修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在之前游历江湖的时候,自己还带着她神游天地,看到了当初自己悟道时看到的一些东西,那个小姑娘走的是跟自己一样的路。
进入宗师境,晓梦的这两种功法同时大成,随后这两种功法在他的帮助下,更进一步,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功法,他把当初自己参悟的功法取名为上善若水。
所以无论是功法还是修为,晓梦早就超过他们六人,道家的对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内功的比拼,所以他才说,这几人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可能。
无他,内力在质和量上便有着天壤之隔。
“到了明日你就会知道了。”
少年也没有过多的解释,随后他再度抬起头,朝后山轻轻说道:“师傅,弟子需要下山一趟。”
看到这一幕,姑娘愣了愣,不过她心里知道,少年并不是得了癔症,而是在与后山的那位老神仙交流。
“清虚,你真的要插手此事吗?”
不多时一道声音随着山风送到了这个小院之中。
“其实弟子也可以选择袖手旁观,但弟子再三思索,有些事终究还是得试试才行,有些路是弟子必须要走的.”
听到这两段对话,姑娘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来到道家也有几年的时间了,但对于道家这些前辈高人的交流,她时常还是摸不着头绪。
对她来说,真相总是藏在层层迭迭的迷雾之中,好似雾里看花,水中观月。
“路吗?”
“去吧!!”
那道声音似乎并没有多说的意思,在确定了少年的心意之后便只说了两个词,随后少年遥遥拱手一拜。
太乙山后山,一个精致的小院之中。
天宗掌门赤松子伸手抚须而叹,如今经过数年的时间,他的修为也水涨船高,如今已经达到了宗师境后期。
故而,尽管他无法清晰的感知那边的情况,但气息远近却瞒不过他的眼睛。
“师叔,师弟又下山了吗?”
他的对面是一位老者,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天宗的那位太上长老——北冥子。
听到赤松子的话,北冥子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清虚也有,只是并不是每个选择都是对的,这一次清虚出手,对于这个天下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是一个未知之谜。”
赤松子伸手抚须。
在北冥子这边他可极少听到不确定的情况,却没想到自己那个师弟此次出手,居然会让北冥子都不确定未来是什么模样。
换句话来说,此次自己那个师弟出手,做的那件事儿一定会对这个天下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这个影响或许能波及整个七国。
“师弟这次出山是因为什么缘故?”
北冥子一直闭着的双眸忽然睁开,略显浑浊的目光深处闪过一丝精光,随后他抬头看向咸阳的方向。
“我听说韩国有一位法家集大成者。”
赤松子闻言,点了点头。
“的确有一位法家的大才,名叫韩非,是韩王的九公子。”
北冥子抬头看向天空,晴朗的天空一碧如洗,但在这位道家大宗师的眼中看到的似乎并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另外一幕。
“本该坠落的将星再度亮起了星光,就是不知道这缕星光照亮的是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还是通往黑暗的阶梯。”
赤松子似乎是猜到了什么,有些不可置信地说道:“师叔的意思是师弟要救那位韩国的九公子?”
如今秦韩两国已经开始了血战,就算是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场战斗的胜利属于谁,在这种情况下去救一个注定失败国家的公子,这可是一个相当不明智的选择。
“命运的转折自此而始。”
太乙山山脚,霓裳提着两个小玩意去了后山的一个小院。
如今的太乙山可不比之前的安定,她跟墨鸦两人一般只会在晚上出来,白天的时候人太多,江湖上各方势力都会来,鱼龙混杂,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他们两人便选择了在晚上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