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故事,农家反应 (第1/2页)
“司徒堂主,我曾在一本游记中看到过一个故事。”
“哦!”
“看来应该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堂主此话何解?”
“大师本就是一个妙人,如今提起这个故事,那想来也定然是有趣的。”
转眼间又是一日,火堆旁,司徒万里和修缘相对而坐,星空之下,他们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堂主想听听是什么样的故事嘛?”
司徒万里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那边的小胡子,笑着回道:“若是大师愿意赐教,那在下愿闻其详!”
修缘坐在一旁,轻声说道:“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位大师,带着两个弟子在此修行。”
少年的声音很平稳,司徒万里坐在一旁,心里忽然觉得有些好笑,这个被他称之为大师的人,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小家伙。
虽然在某些方面对方的成就让人仰望,但在某些领域,还是带着几分稚气未脱。
他不清楚这个故事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但就对方叙述这个故事的方法,便让人提不起任何的兴趣。
“庙院中有一旗杆,杆上有一面旗幡,山风吹过,旗幡随之飘动,见到这个情景,其中一位弟子说,是风在动,而另外一个弟子说,是幡在动,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简单直白的话,却让司徒万里沉默了下来。故事很简单,风吹幡动,但这两个角度.
“堂主以为是风动,还是幡动呢?”
司徒万里思索片刻,再度出声说道:“我认为他们两个说的都没错,若是没有风,那旗幡便不会动,若是只有风,没有旗幡,那便少了参照,动还是没动,便无法确定了。”
修缘轻轻一叹。
“堂主的意思是?”
司徒万里呵呵一笑。
“大人的世界里可不是非黑即白,若是让在下来说,那就是风动幡也动,它们都在动。”
修缘嘴角一勾。
这样的答案,倒是符合这位四岳堂堂主的性子,投机倒把,两边下注。
不执著于二选一,而是通杀,换句话来说,那就是都要。
“堂主可否想知道那位大师是如何说的?”
闻言,司徒万里看了过来。
少年依旧是那个少年,话也还是那么的直白,但这一次,他心里却莫名多了几分压力。
他心里知道,那个大师给出的答案一定会跟自己的不一样,在二选一的游戏中,他这么做,看似掌控全局,但实则是却抱有侥幸的心理。
两边都下注,无论是哪一边胜,他都不亏。
“那位大师有何高见?”
修缘声音变得有些悠远,他轻声道:“不是风动.”
司徒万里眉头一皱,既不是风动,那定然只有另外一个选择了。
就在他想要听听原因的时候,少年的话再度传了过来。
“亦不是幡动”
司徒万里眼神一变,这个答案可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了,这两者都不是?
也就是说在一场赌局之中,他纵然买了双方,也并未胜利。
这种情况,在一场赌局中是很少见的,除非是赌术非常高的人,才有机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而是仁者心动.”
司徒万里看着身前的火苗静静地燃烧着,嘴里念叨起来。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过了一会儿,这位四岳堂堂主再度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少年,心头满是惊讶。
仁者心动。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让他不明觉厉。
一个人的修为的高低,很容易分辨出来,但一个人对于天地大道的感悟,却是内在的,这是一种超越文字和逻辑的思辨,或者说是超越了表象目光和格局,直指事物的本质,纵观整个农家之中,无一人能够有此等言论。
尽管这个少年称是自己在书中看到的故事,但身为农家百事通的他却从未听到过或者看到过相关的故事。
换句话来说,这些东西他更愿意相信是对方的一些感悟。
一想到此处,司徒万里心里的那种拘谨便又多了几分。
如此的一个人,真的会在意农家开出的那些条件嘛?
对方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半点异样,目光平静如水,似乎就像在说一些吃饭喝水这般简单的事情。
“大师高见!”
修缘听到此话,伸了伸懒腰。
随口说道:“高见不高见倒是谈不上,如今的七国风云诡谲,诸子百家林立,能够成为百家之中的大派,农家本身就有其独到之处,阁下又能够成为一堂之主,想来是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这一次,司徒堂主奉命来迎接我,也算是缘分,才想着说两句。”
“有些事,终究不是靠投机成就的,各家都在布局天下,七国更是早就落子,这场波及天下的棋局,往往会是一子错而满盘皆输。”
“七国如此,百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
修缘的话不算客气,对于一位连宗师境都不算的司徒万里,他也没有必要客气。
想起未来另一条时间线中所发生的事情,他便随意地提点了两句,至于这位司徒堂主到底是如何理解的,那他就管不着了。
一个背叛者,向来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这一点,纵观整个历史,比比皆是。
司徒万里听到修缘的话,一时间,目光阴沉不定,他虽然是一个投机者,但却并不代表他是一个傻子,对方话中的意思,他还是能够听明白的。
“大师的意思是??”
修缘扫了对方一眼,再度开口。
“追逐真相往往需要一个宁静的内心,一件事情总有不同立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需要自己去辨别,若是无法抛开成见,最后的结局或许不会那么好。”
司徒万里脑海之中闪过一道电光,他觉得眼前这个少年的话似乎另有所指,但这种一闪即逝的契机,却让他根本无法捕捉。
“清虚大师.”
就在司徒万里还想再问的时候,修缘摆了摆手,不复再言,看到对方的动作,司徒万里讪讪住口。
与此同时,大泽山中,四季镇,农家六堂之中剩余的五堂高层齐聚于此。
为首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汉子,看着手中的情报对方出声说道:“司徒万里已经接上人了,对于那位道家天宗的天才,你们都是怎么看的?”
魁隗堂堂主陈胜沉声说道:“若是传来的情报是真的,对方在这个年纪便成就大宗师,此人便不能用常理推断。”
烈山堂堂主田猛眉头紧锁,相较于陈胜,他的心思更加细腻。
“侠魁,此次邀请对方前来,我还是认为有些不妥,对方在魏国大梁城的表现,已经说明对方的实力并不简单,披甲门的那位就算是六贤冢的长老们遇到了也会非常棘手,对方却能战而胜之,足见其棘手程度。”
蚩尤堂堂主田虎性子稍急,听到田猛的话,他一拍桌子,急声道:“大哥,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管怎么说,那个小子也不过是一个少年,我看情报上,他是自己一个人过来的,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一个不成?”
神农堂堂主朱家,坐在椅子上,听到前几位发言,他那张脸谱瞬间变成了蓝色。
“侠魁老大,我觉得这个小子可不简单,敢独自一人赴我农家之约,足见其底气,若是此次邀约换成是我,又或者是在场的各位,谁又有这样的胆魄?”
一人对一家。
听到朱家的话,在场众人脸色一变,他们都是农家的人,农家的底蕴他们心里可都清楚,若是让他们独自赴农家之约,就算是打死也绝不会来。
共工堂堂主田仲听到此话,轻轻摇摇头。
“侠魁,朱家说的固然有理,但问题是,这个清虚大师也算是初出茅庐,纵然天赋斐然,境界高深,但对于江湖上的事,总不会也一清二楚吧?”
“关于我们农家的实力,他应该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来赴约,不能算是一个参考吧!”
田光听到此话,轻轻点了点头。
农家的总部一直都隐居在大山之中,外面只知道农家门下弟子数量众多,但实力如何,却并不清楚。
农家出手的次数不多,六贤冢内的六位长老这数十年间,只出过一次手,围杀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剩下的便都是六堂参与江湖事。
所以外界知道的东西,都是零碎的,而现在农家齐聚一堂,发挥出来的力量与单独一堂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陈胜、田猛、还有朱家的顾虑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通过我们农家的调查,这位出身道家天宗的天才少年,身手极为了得,战力疑似是一位大宗师。”
“对方曾在魏都大梁城与披甲门老祖燕武交手,当时燕武借秘法短暂跻身大宗师境界,但被对方击败。”
“后来又在楚国王都寿郢城出手,轻而易举灭杀千人禁军,后又一剑逼退数千军队。”
“此等战绩已然说明对方拥有着无比恐怖的战力,我们不能小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