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故人重逢,离去 (第2/2页)
与祝兴业不同,对于外面的那些狼群,修缘并没有放在眼里,若是那些畜生不知好歹,他有能力让这些家伙在此绝种。
念端和端木蓉相视一眼,缓缓起身,来到了修缘这边,让出了一侧。
既然对方不是敌人,那她们自不会失了礼数。
“一别两年,少侠和这位姑娘越发的精神了,祝某倒是平添了这半头的华发。”
闻言,修缘轻声一笑。
“生老病死,天数使然,等我们师兄妹到了掌柜这个年纪,恐怕也不能免俗。”
“倒是这一次见到掌柜,掌柜确实越发的富态了,这两年生意应该不错吧!”
提起生意上的事情,祝兴业自谦着摆了摆手,不过脸上的笑意却一直都在。
“商海沉浮,有起有落,只是运气好罢了!”
随后他话音一转,语气也变得低沉了很多。
“不过这一次,祝某的运气好像是用尽了.”
见对方如此,在场的几个女子不由多看了此人几眼,心里却摇起了头。
若是运气真的用尽了,那这个人还能碰上他们吗?
“祝掌柜是从何处而来?”
修缘又转了转手中的树枝,见山鸡已经烤熟,便将一只递给了晓梦,另一只则递给了焰灵姬,随后便接着问道。
祝兴业犹豫了一下,随后叹了口气说道:“不瞒少侠,祝某这一次是从太乙山而来,要去齐国。”
“哦?”
修缘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点了点头。
“可是因为白纸?”
祝兴业闻言,颇有深意地看了修缘一眼,如今的七国,要说什么东西利润最大,那就非白纸莫属了。
道家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此物,引得七国的商人纷纷涌了进来,然后带到其他国家,再高价售出。
这一来一去所赚的利润,与寻常丝绸、器物相比,多了数倍不止,七国中已经有数位豪商借此翻了几倍的身价。
“少侠好眼力,正是白纸。”
“这种东西刚兴起来不久,道家的那些前辈高人也不知是如何想的,出售的价格很低,我们只需要将东西运送到其他国家,其价格甚至能翻数倍。”
“这其中又以齐国为最,那些读书人往往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收购此物,所以齐地成了我们这些游行商人最佳的选择。”
听到这里,一直没有说话的端木蓉两弯黛眉不由轻轻皱了皱。
修缘和晓梦可是道家天宗的人,这个叫祝兴业的在他们面前如此贬低道家,就不怕他们生气吗?
一旁的焰灵姬听到此话,先是看了一眼修缘,然后轻声开口说道:“齐地看来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听到此话,念端和端木蓉以及祝兴业几人不由愣了一下。
随后祝兴业有些古怪地问道:“敢问这位姑娘此言何意?”
高价收白纸,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像是一步妙棋,对方是从什么地方得出这个结论的?
焰灵姬目光变得有些悠远。
其实这个结论,她是从另外一件事情上推出来的,在韩国新郑,九公子韩非与夜幕四凶将之一的翡翠虎定下了一个赌约。
这是一个以粮食价格高低决定胜负的一个赌约,在最后韩非以一招高价收购之策,千金买马骨,吸引了七国内许多的粮商,在新郑粮食达到饱和之后,那些粮商不得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韩非出售了粮食,供求关系,从一开始的供不应求,到后来的供过于求,彻底打翻了商战的格局。
而齐地的这一手,与韩非的那一手相比,不说一模一样,实际的效果恐怕也会是一样的。
在未来,齐国的白纸一定会是最先降价,并且也会是价格最低的一个地方。
因为供求关系在这种高价买入的情况下,会急速地发生变化。
当供过于求的时候,价格也只会下降。
随后焰灵姬解释了一番,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让祝兴业也不由愣住了。
随后其一副像是看圣人的眼神看向这个姑娘,若不是条件不允许,他高低都得对这个姑娘磕两个头。
修缘似乎是想起了某个人,转而轻轻摇摇头,齐国读书人多,文风极盛,又有数位大儒在,其中便有一人,在儒家的小圣贤庄担任长老。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韩非的师尊,也就是荀况。
新郑之局,韩非能够成功,操纵的是人性之中的恶和贪婪,荀子著书立说,走的也是性本恶一说。
这位儒家的文宗,对人性的拿捏恐怕还要在韩非之上。
所以在焰灵姬想到的时候,修缘其实已经先猜到了这条计策背后推动之人是谁了。
“祝掌柜一路走来,可曾听说过什么大事儿?”
随后修缘再问。
其实与祝兴业一叙,最关键的是他想了解一下七国之中最近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
听到修缘之问,祝兴业一时竟有几分语顿,毕竟他所在的领域与朝堂牵扯的不多。
想了想,祝兴业再度开口说道:“倒也有一件,是我们路过寿郢城得知的,那位令尹李园大人好似是因为中毒不治,已经殡天了。”
听到此话,念端双眼瞳孔猛地一缩,双手下意识握了起来。
昔年大仇得报,对她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
倒是端木蓉,目光多了几分诧异,念端留下的药方可是真的,若最后李园赌一把,被救的概率并不小。
“李园没有找人治疗?”
祝兴业轻声一笑。
“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李园位高权重,按理说不应该是如此,至于详细的经过,就不是祝某能够接触到了。”
随后端木蓉转身看向了念端。
虽然没有出声,但其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似乎是在问,李园到底有没有去赌一把呢?
念端好似看懂了端木蓉的意思,不过这一次,她没有回答。
给对方送过去的方子没有问题,若是李园没有犹豫,在收到方子的时候,便命人熬制好了汤药,此刻他已经已经痊愈了。
但对方并没有如此。
医学上有一个说法,叫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
那些顽疾病灶也是如此,在不严重的时候,是一个方子,其他情况下,是另外的一个方子。
同病不同症,用药也有区分。
李园若是最后再去试药,那就是在拿前朝的剑,斩这一世的人,能够成功就怪了。
“其他国家呢?”
修缘再问,楚国的事情,他要想弄明白,费不了太大的力气,毕竟现在他们就在楚国境内。
“秦国朝堂的博弈,这段时间应该就能分出胜负了,祝某曾在咸阳听同僚说过相关的事情,似乎这一次,是丞相大人输了,接下来秦国可能就会有大动作了。”
“目前祝某只知道关于秦楚两国的一些事情。至于他国,因为最近没有涉足,故而没有太多的情报。”
说到此处,祝兴业目光多了几分歉意。
“江湖上呢?”
过了一会儿,修缘又提到了江湖。
祝兴业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如今江湖上风头最盛的应该是道家的一个大人物,名为清虚,听说是那位老神仙之后最杰出之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大宗师,未来不可限量。”
听到此话,焰灵姬抿嘴一笑。
这个老家伙恐怕还不知道,坐在他对面的这个人到底是谁了。
“对了,此地是农家的地盘,若是今晚我们侥幸逃脱了,可以寻一个叫朱家的头领,此人急公好义”
一夜无恙,等祝兴业醒转之时,修缘等人却是已经走了。
想起昨晚的交涉,这位祝掌柜心里不由多了几分猜测。
在昨晚的时候,有一件事儿他是没说的,寿郢城中一直在传有一个少年持剑镇千军
“有意思的少年!!”
时间兜兜转转又是月余,修缘和晓梦并焰灵姬以及念端、端木蓉再度返回了医庄。
稍事休整后,修缘便带着晓梦与焰灵姬一起离开了。
念端站在医庄门前,看着那块多出来的巨石,心头感慨万千。
只见这块巨石有两人高,远远看去,像是一座假山,不仅如此,巨石之上还有四个大字——镜湖医庄。
想起之前那个少年以剑为笔,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她眼底深处也多了几分暖意。
行走江湖这些年,她知道善不一定有善报,恶也不一定有恶报。
但那个道家天宗的少年并没有让她失望,当年她拜师时,自己的师傅曾说过一句话。
“这个世道要想有所改变,总需要有人迈出第一步。”
医家或许可以成为那样的人。
“师傅.”
忽然,一道声音传进了她的耳中,念端下意识看了过去,只见一个姑娘缓步走了过来。
“医庄这段时间一直都没人,房间里的被褥,还有一些药材,都需要晒一晒了。”
念端摇了摇头,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弟子端木蓉。
“蓉儿。”
她这个弟子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性子倔了一点。
“他们.已经走了!”
端木蓉眼帘轻垂,点了点头。
念端见端木蓉又成了一个闷葫芦,她轻轻抬起头,看向镜湖。
少女的心事,都写在脸上呢!
“清虚有句话说的很对,有缘分的两人,隔得再远也会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