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武再兴的绝杀操作 (第1/2页)
7月1日,(中路)夏州战役同步进行。这是不下于(下路)郴、襄之间的大兵团多线作战。
震浩所领导的三万大军,感觉到了周围浱军的数量在增多。
震浩的预感没错,在战略地图上,他的大军周围形成了一个战术包围圈。武再兴(三万)和王飞浩(一万五)的两个大兵团在蹲他。
在震浩军团视角中,自己正面的浱军,疑似有将夹击变成半包围的模样。昊军的裨将们纷纷表示,再这样下去,对己方大军非常不利。
注:武再兴集团在行军体系上占据优势;在震浩集团前部抵达的两天前,就已经全状态抵达会战地点。这里的全状态,是炮兵和战车等重武器完备。并且有充足时间搜罗木材,石材营建壁垒。
现在“浱昊”在夏州北部的战斗中,震浩的部队是前锋骑步部队先抵达战场。
昊军的后续辎重,例如“巨兵”“战车”可没法这么快速的跑过来;在大兵团运动过程中,步兵骑兵可以一次走三步,“巨兵”和“战车”只能走一步。
如果理想条件下,震浩是要等“巨兵”“战车”一起上来后再打。
这些年来震浩随着赵诚打诸侯都是这样打;以昊军的大兵团运动能力,诸侯军方面是给了昊军充足时间调动。
但现在浱军没有给昊军这样的机会;在昊军前锋立下大营后,就立刻逼近向前修建壁垒;壁垒不仅仅在正面修,且在两侧几公里外也分别修起来,隔断左右两侧道路。
这种半包围的架势!让昊军很难受,后续巨兵和战车赶过来的话,就要面临危机,因为面临的是阵地战。至于绕过阵地?武再兴修的阵地都是背靠山丘河流等复杂地形。
浱军的军事操典中,“永远不要浪费等待时间。”
遂,在“稳重”了五天后,昊军在后续重型武器没有赶到前,匆匆发起了会战。试图一举击溃正面的浱军,来定天下。
此时昊军面对南北夹击,在这个情况下,震浩优先向北进攻。
因为在28日之后,昊军军中粮草再无人送来,震浩的南侧后勤被截断;并且夏州东边已经没有任何粮草;且赵诚带兵南下,夏州已经是战略死地,他必须攻破武再兴的主力,打通北进沙州的道路。
然而昊军的这番操作,在进攻前就被武再兴通过“间”的渠道,率先获知。故在战前进行了调整。
在沙盘上,武再兴将宝贵的机动力量部署在北线,交付给武棱来指挥;而夏州南线大军让老将王飞浩(77章)来领导,一张天罗地网部下了。
随着部署完成。武再兴在决战前尽可能压缩了昊军逃窜的空间。
…收网…
清晨,天蒙蒙亮,南边的战鼓敲响了。一组组昊兵顶着盾牌,在哗啦啦的甲片碰撞声中,迈向了阵地。这至少两万人的部队,在五公里的正面上压过来,如同大海的潮汐一样。
武再兴的浱军,此次携带了一百一十五门大小不一的火炮;其中二十四门大口径破城炮率先开火,但是稀稀拉拉打在了敌人这么宽广的队列上,弹跳的实心弹掀翻了盾牌,扬起了肢体。
昊军毕竟是争霸天下这么多年杀出来的铁军,并没有崩溃。带头士官大喊道:“冲上去,他们的火炮就没用了。”
但接下来,昊军逐渐感觉到绝望。
昊军士卒冲击三百步后,看到正前方十五个由沟壑壁垒组成的防御阵地。
每一个阵地中有三百人左右的浱军,而在阵地后方是千人左右的机动力量在待命。
昊军中脸上沾满尘土的老卒们看出来,这是以阵地为基点进行防守反击,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冲。
接下来战场上开始了连绵不绝的枪响。壁垒的正前方,火枪弹道划出一条条细线,如同雨点一样扫射多个方向涌来的敌方军团。
这些开火的都是抬枪,枪体上有着支架,刚好卡在壁垒上预留的木栏上;采用了栓动后膛设计,因为前膛枪每一次开火,都要把枪放下来,从枪口塞入火药和弹丸。
在枪杆能被人手臂丈量的情况下,这样的装药速度还能容忍;但是足足两米长的抬枪就太麻烦了。为了保障射速,这方面零件加工成本没有省。
但除此之外,这个枪械还是抬枪而已,浱地的工匠为了维持足够的产量,牺牲了火力精度,枪管是滑膛,且用熟铁箍着一圈圈钢环增加强度。
这就是受限于机械加工问题。话说,真的要是材料和机械加工水平上来了,整出来合格的枪管,武飞就会给这枪械上导气系统,配上合格的弹簧和轻便坚固的支架,那就是反坦克枪的赛道了
堡垒内一簇簇硝烟弥漫,连带着水蒸气;是的,平均五秒一发的抬枪,开了十发后,枪管就烫的可怕,需要用湿毛巾降温。
而在枪管打了二十发后,湿毛巾放上去都会焦糊了,得直接拿个漏斗在毛巾上滴水才行。
壁垒中不断开火的士兵们,在这湿热的环境下汗流浃背,嘶吼着操作枪械发射。
昊军到达阵地前方两百步时,已经是一片血肉磨坊;一批批昊军中征战沙场的老手们,煞气还是能干扰弹道的;然后在接下来前进到一百步范围内时,倒下来的速度几何倍数增加,而这时候昊军也开始了最后冲攻。
可是随后昊军在七十步时,发现到正前方浱军阵地的直线路径上,有着一个个从地里凸出来的“竹桩子”。
不少昊军被接连绊倒了,不得不降低了速度;而这速度慢了下来,被射杀的概率就增多了。
在最后四十步范围内,昊军在壁垒附近还要对付跨时代的恶心玩意,即一段短短缠绕在木桩上的铁丝网。
地球的一战时期,这样的铁丝网是沿着阵线几十公里的布置;浱军是没有这样的生产力,仅仅是在壁垒的正前方两百米的宽度,部署了多道铁丝网,并且还留着空隙,给昊军钻入。
至于侧面为什么没有布置?因为近战部队们已经在两侧待命,两侧是专门预留给己方近战部队和其交战的地方,这样不会挡住壁垒火枪继续对前方输出。
昊军兵团最终绕过火枪扫射的壁垒区域,找到了突击口;但是在这里遇到了同样身着重铠,且精锐的浱军近战小组。
浱军的近战人员虽然少,但每月都有草还丹福利,身上武气不下于昊军精锐。
并且在战术上弥补了单兵个体经验差距,他们在战场上如同礁石一般死死地挡住对手。
在中央阵地中,骑着插翅虎的武再兴,看着在阵地前沿全面接触的两军“海浪”;他眼里没有丝毫放松。纵然已血流成河,看似火器已经占据上风。——武再兴看着远方继续涌来的昊军,知晓必须要快步吃掉前锋军事力量。
武再兴在和武锐进行较劲的时候,在“决策环”的速度上是弱武锐一筹。而由于这种竞争,他在每一步作战上都有紧迫感。
而壁垒上一部分弩兵们,开始侧射这些和己方甲兵纠缠的昊军。
这些弩箭轻而易举地穿透了昊军铠甲;使得昊军在冲上来纠缠之前,还得防止暗箭。
这样的纠缠让昊军非常恼火,于是乎,昊军阵中向前飞奔的一些战士,他们身着精美的铠甲,两侧的盔甲是虎贲徽,显然出于名门;子弹打到了上面都被偏转了。这是当年湛卢军的装备,而身着这些铠甲的人也很了不得,他们武气修为都达到六重以上,拿着冒着煞刃的武器,劈开了一排排子弹。
面对这样精锐的昊军战士,武再兴甩出竹令。
通讯营接到命令后,在阵地上旗语交错,紧接着一组组二十人战斗小组出列。
…这个阵法如同鸳鸯一样…
浱军战斗小组,是长枪兵,大口径的霰弹枪,以及刀盾兵混合的战团。火器并不是远程进攻,而是用在十五步以内的轰杀步骤上。
这火器口径非常大,是喇叭状的。
一位青铜“肩吞”(盔甲肩膀上兽首),身上武气自动反应弹开弩箭的昊军锐士,冲入了两个相距七十步的“防御壁垒”之间的空地,准备破阵。
就在他穿过壁垒,庆幸自己躲避了几十步之外射来的滑膛弹头时;却遇到了一个浱军近战小组。他当即冲上去,而后感觉到一股杀气。
对于武气高手们来说,遇到这么一个多人组合的战阵,正常情况下是应该绕开;然后跑到侧面或者后面用暗器来伤人。但是现在是战场上,几个小组交替推进,根本绕不开。
昊军精锐开始艰难的僵持。虽然武气弹射了一部分弹丸。但弩箭和弹丸还是钻透了防御漏洞,导致身体动作变慢。
在一个照面后,昊军派来的高级武修立刻落了下风。
有人是被长矛戳死,有的是被撞击在了刀剑盾墙上,还有的是被子弹打死。
若是只看文字描述,大部分人对这种兵器组合在一起增加战斗力的情况,会感觉到莫名其妙。凭什么这些二流东西组合在一起,能打我苦练二十年的一流神功?
所以浱军的鸳鸯阵,是应当用数学分布来描述。
将“刀尖”“矛尖”和“霰弹”都看作攻击点,在空间分布上将其理解成一团点;而战阵组合,使得一团“攻击点”会密集分布在原点十步之内。
当鸳鸯阵中,所有士兵在敌方高手靠近后,协同发动进攻;十步范围内,看这些杀伤点的分布范围,就会发现一个死区。
高手的招式,可以十步杀一人,但是在一个呼吸内“出手”频率是有上限的。
战阵在这十步范围内,打击频率能够碾压任何一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鸳鸯阵的每一个武器杀伤时都是能破防的;且现实与游戏不同,破防后造成的伤害,会有“剧痛”“后退”“失去平衡”等负面效果
正所谓当军队弹幕密集到了一定程度后,什么武功招式都没有意义。
在一顿碰撞后,湛卢军的这些高级装备易手了,而随着精锐部队败退,其他正在壁垒前冲击的昊军如同潮水一样后撤,而面对这些败逃昊军,浱军壁垒再度喷射出致命火舌。
…一鼓作气…
7月3日,震浩不得不放弃武再兴经营的铁壁垒;因为他打的这段时间,王飞浩从侧面靠过来了。
地图上,震浩部队是在北上作战。王飞浩现在也在北上,位置就在震浩西南方不远处,其前锋侦查部队甚至距离震浩不到五公里。
这时候,不是震浩等着后续陶俑巨兵赶过来,就能冲垮武再兴壁垒;而是他再打的话,王飞浩就要嵌入到其后线战场,夺下那些“巨兵”驻扎修整的城池。(注,这些巨兵已经休整完毕出城了)届时,大门一封起来,那就是“长平之战”的架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