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远境迷踪 > 第28章:故事23植物

第28章:故事23植物

第28章:故事23植物 (第1/2页)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越过山峦,频佳就已经站在了实验基地的核心培养区前。在她面前,一个巨大的半透明生物培养舱正散发着柔和的绿光,里面生长着一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特植物。这株植物高达五米,主干粗壮如柱,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规整的几何形状——完全呈现出一个标准的房屋结构。
  
  “基因表达调控成功率已经达到94%。”负责植物工程的技术员兴奋地向频佳汇报,“这株原型植物不仅外形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基本成型。”
  
  频佳仔细观察着这个生物工程的杰作。植物的主体部分形成了完整的墙壁结构,厚度达到三十厘米,足以提供良好的隔热和防护效果。而植物的顶部则自然弯曲成拱形,形成了天然的屋顶。更令人惊叹的是,植物的内部居然形成了中空的居住空间,仿佛是专门为人类居住而设计的。
  
  “内部环境如何?”频佳询问道。
  
  “温度恒定在22度,湿度保持在60%左右,而且植物会自动调节内部的氧气含量。”技术员查看着监测数据,“可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生物居住环境。”
  
  这项技术的突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传统的建筑需要大量的材料和人工,而且在山地环境中运输和建造都极其困难。但房屋式植物不同,它们可以直接在目标地点种植和培养,几个月后就能形成完整的居住建筑。
  
  “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培养了。”频佳做出决定,“选择几个合适的山地位置,开始实地种植试验。”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指挥部。译高对这项新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立即意识到这种技术在军事上的巨大价值。
  
  “如果我们能在山区快速建立前沿基地,战略优势将大大增强。”译高在技术汇报会上说道,“传统的基地建设需要几个月时间,但植物建筑可能只需要几周。”
  
  欣砌也被这项技术深深吸引:“这种建筑不仅建造快速,而且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从远处看,完全像是自然生长的植物,敌人很难发现。”
  
  但皋井对这项新技术的反应却有些不同。在听取汇报后,他的表情显得相当复杂。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技术。”皋井表面上表示赞赏,但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不过我担心这种生物建筑的可靠性。在战争中,我们需要的是坚固耐用的防御工事,而不是可能随时枯萎的植物。”
  
  这种质疑声音在军队中引起了一些讨论。确实,对于习惯了传统石制建筑的角族战士来说,居住在植物内部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皋井将军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一名年长的军官私下里说道,“我们怎么能把战士们的安全寄托在一棵植物上呢?”
  
  但频佳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这些植物经过特殊基因改造,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它们不仅能够抵御恶劣天气,而且结构强度超过普通的木制建筑。”
  
  为了证明技术的可行性,频佳决定在距离主基地二十公里的一处山地进行实地试验。这里地形复杂,环境恶劣,正好可以测试房屋式植物在实际条件下的表现。
  
  “我们将在这里建立一个小型的前沿哨所。”频佳指着地图上的目标位置说道,“如果试验成功,就可以考虑推广。”
  
  译高决定派遣欣砌负责这次试验任务。这不仅是对新技术的测试,也是对年轻副指挥官领导能力的进一步考验。
  
  “你带领一个营的兵力前往试验地点。”译高对欣砌下达任务,“协助频佳完成房屋式植物的种植和培养,同时建立临时的防御阵地。”
  
  “我明白。”欣砌接受了任务,“这既是技术试验,也是实战训练。”
  
  但皋井对这个安排表示了不同意见:“让副指挥官亲自执行这种试验任务,是否有些大材小用?这种工作交给下级军官处理就足够了。”
  
  “欣砌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译高坚持自己的决定,“而且这项技术如果成功,将对我们的军事战略产生重大影响。让副指挥官亲自参与,有助于他理解新技术的价值。”
  
  皋井表面上不再反对,但心中却在盘算着其他计划。他意识到,如果房屋式植物技术真的成功,将大大增强译高和欣砌的威信。他必须想办法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三天后,欣砌率领三百名精锐战士出发前往试验地点。队伍中不仅有战斗人员,还包括技术专家、工程兵和后勤人员。频佳也亲自随队,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目标位置地形复杂,运输困难。”行军途中,欣砌向频佳介绍当地情况,“但正因为如此,这里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如果能建立前沿基地,将大大增强我们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力。”
  
  频佳点点头:“这正是房屋式植物技术的优势所在。传统建筑材料根本无法运输到这种地形复杂的地方,但植物种子却可以轻松携带。”
  
  经过一天的艰难跋涉,队伍终于到达了目标地点。这是一个位于山腰的平台,四周被陡峭的岩壁环绕,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进入。从军事角度看,这里确实是个理想的防御位置。
  
  “开始建立临时营地。”欣砌下达第一道命令,“警戒部队占领制高点,工程兵清理种植区域。”
  
  战士们训练有素地展开行动。虽然地形复杂,但他们很快就建立起了基本的防御阵地。与此同时,频佳和技术团队开始准备植物种植工作。
  
  “土壤条件比预期好一些。”频佳检查了土质后说道,“虽然比较贫瘠,但经过改良后可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房屋式植物的种植过程相当复杂。首先要对土壤进行特殊处理,添加专门配制的营养液和生长调节剂。然后要安装引导系统,确保植物按照预定形状生长。
  
  “这些引导框架是关键。”频佳向欣砌解释技术细节,“它们会释放化学信号,指导植物的生长方向。几个月后,当植物完全成型,框架就可以移除了。”
  
  引导框架的安装工作需要精确的技术支持。每个框架都必须精确定位,角度偏差不能超过一度。这对在野外条件下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个巨大挑战。
  
  “框架安装完成。”经过两天的努力,技术团队终于完成了准备工作,“可以开始播种了。”
  
  房屋式植物的种子看起来很普通,只比普通的豆子稍大一些。但每一粒种子都携带着经过精心设计的基因信息,能够让植物按照预定的建筑形状生长。
  
  “播种密度要严格控制。”频佳亲自操作播种工作,“太密会导致营养竞争,太稀又无法形成完整结构。”
  
  种子播下后,还需要进行持续的养护工作。特殊的营养液必须定期补充,生长调节剂需要根据植物发育情况及时调整。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
  
  “预计三个月后,第一批房屋式植物就能成型。”频佳向欣砌汇报进度,“到时候我们就能测试它们的实际性能了。”
  
  但在等待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营地的安全防务不能放松。欣砌按照标准的军事程序,建立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植物成型之前,我们需要依靠传统的防御工事。”欣砌对部下说道,“但同时也要为将来的生物建筑做好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植区域开始出现变化。首先是一些绿色的小芽从土壤中钻出,然后逐渐长高。最神奇的是,这些植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明确的几何形状倾向。
  
  “生长速度比实验室条件下慢一些,但形状控制很成功。”频佳每天都要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看起来基因表达系统在野外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
  
  一个月后,植物已经长到了一米多高,房屋的基本轮廓已经清晰可见。这种景象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震撼,即使是最初持怀疑态度的战士也开始相信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这简直是奇迹。”一名老兵惊叹道,“植物居然能长成房子的形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