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茶馆小聚(上) (第2/2页)
他的脸色比上次见面时还要憔悴,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走路时脚步也有些沉重。
看到秦淮仁和苏晨,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走到桌前坐下,刚一开口,声音就带着几分沙哑地说道:“淮仁哥,苏晨,让你们等久了。刚才在工地上跟人家干了点小零活,耽误了点时间。不过,我已经是尽快赶过来了。”
秦淮仁给张志军也倒了杯茶,推到他面前,说道:“先喝口茶润润嗓子,不急着说。”
张志军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双手捧着杯子,目光落在杯中的茶叶上,眼神有些涣散。茶社里很安静,只有邻桌几个人低声交谈的声音,还有伙计来回走动时脚步声。
过了好一会儿,张志军才缓缓抬起头,眼眶已经有些发红,他深吸了一口气,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一脸惋惜的模样,说道:“秦淮仁,苏晨,我知道吕泰成这个样子,是他自己自作自受。我也知道,他迟早会出问题的,只是,他对我有恩情,要不是他带我去做海产的生意。我这会,还没有那么多钱呢!”
说到这里,张志军的声音哽咽了,他抬手抹了一把眼泪,指腹上还沾着工地上的灰尘,在眼角留下一道淡淡的泪痕,显然,张志军动情了。
“你们还记得吗?前些年啊,我收拾好了行李去南方找人学做生意的时候,身上就带了五百块钱,租住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小阁楼里,每天靠打零工过日子,一顿饭有时候就啃一个馒头。那时候我都快绝望了,觉得在遍地是黄金的南方根本待不下去。是吕泰,那天在菜市场看到我蹲在角落里啃馒头,主动过来跟我说话。他问我是不是遇到难处了,我跟他说了我的情况,他二话没说,就拉着我去了他老家,说服了我,让我跟着他干海产生意。”
张志军的目光飘向远方,像是在回忆那段过往。
“刚开始我什么都不会,因为,我只是个学了半吊子的高中生,甚至就连各种海产的名字都叫不全,吕泰就一点一点教我,从怎么挑选新鲜的海产,到怎么跟客户打交道,甚至连怎么记账都耐心地教我。忙起来的时候啊,每天要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下班休息,吕泰每次都安排我跟他吃饭,有时候还让我住在他家的小隔间里,省得我来回跑。虽然条件差吧,但,我也挺满足的,吕泰很吝啬,管我吃饭也没多少,但,我不介意的。不到两年,我就跟着吕泰跑海产赚了一笔钱呢,虽然不多,但足够我租一个像样的房子,不用再挤在那个小阁楼里了。后来他又带我去浙江进货,教我怎么辨别海产的好坏,怎么跟供货商砍价。要是没有他,我现在可能早就回老家种地了,哪能像现在这样,在城里买了房子,还给我媳妇了十五万。”
说道了动情处,张志军又抹了一把眼泪,声音里满是心酸。
“要说我张志军这辈子服过的人是谁呢,也就两个人,一个是秦淮仁,不用说了,同学和发小的关系。还带着我干蔬菜大棚,都到了省城以后,我们一起打工入伙了一家餐厅。还帮我操办了婚礼,我服秦淮仁是应该的。”
张志军看向秦淮仁,眼神里满是感激,又说道:“秦淮仁,你还记得吗?当年我跟我媳妇处对象的时候,她家里不同意,说我是个穷小子,没本事。是你帮我赢得了我媳妇的好感,还替我筹集了结婚用的东西。后来我们结婚,钱不够,也是你主动借给我,还帮我联系酒店,布置婚礼现场。我这辈子,能有你这么个发小,是我最大的福气。”
秦淮仁拍了拍张志军的肩膀,语气诚恳地说道:“咱们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说这些干什么。那时候你踏实肯干,就算没有我,你也能把日子过好。”
张志军却连连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不一样,没有你,我可能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你当年带着我去干蔬菜大棚,那时候大家都不看好,说咱们没经验,肯定会赔本。是你坚持,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晚上还在灯下研究种植技术,最后咱们的蔬菜大棚不仅没赔本,还赚了不少钱。后来到了省城,咱们一起在饲料厂打工,你手把手教我怎么管理饲料厂,怎么跟顾客沟通,要不是你,我也学不到那么多东西,现在,你也把饲料厂的一半交给我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