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推理环节 (第1/2页)
“这就是受害者的信息,一共是一家三口,父母和一个孩子,那个孩子今年应该才八岁,突然就被杀掉了。”
彼得看着受害者的照片和玛丽·简口述的一部分信息,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爱尔兰移民后裔家庭,无论是从工作还是居住地点来看,都和犯罪之类的东西搭不上边。
彼得皱着眉头看着这些之后先说出了自己在看到爆炸现场之后的第一个结论:“爆炸没有炸掉任何一面玻璃,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爆炸是从饭店内部发生的。”
“然后……”
“那家饭店不是预约饭店,换句话说。凶手不可能提前知道他们坐在哪里。”
玛丽·简听了若有所思:“所以说,凶手不可能提前的安装炸弹,炸弹立刻进行投放的,在爆炸案发生的时候,凶手极大概率就在现场?”
“是,很简单的结论,警方也肯定知道。饭店的对面是ATM窗口,那里有监控摄像头,实际上只要从那里调取监控录像就可以大概的推断出来哪些人有嫌疑了。”
美国,或者说这群西方人很不喜欢装摄像头,以至于原本一些应该很简单就能破获的案件压根就没办法得到充足的证据。这当然一方面是因为普通人不愿意为了安全让渡自己的利益。但是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足够不做人,没有老百姓会相信这些摄像头是为了单纯的预防犯罪和为警察行动提供便利而准备的。
一定是邪恶的白宫和五角大楼又在监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实际上,他们压根就不相信美国政府和警察,对于五角大楼组织的美国复仇者也没有一点好感,反而更愿意相信复仇者这样完全没有官方背景的超级英雄们。起码他们足够干净,而且不会随便打扰老百姓的生活。
嗯,他们还没看到那份名单的时候,一定会这么想的。
“所以,警方极大概率是可以缩小范围,找到那些嫌疑人的,只需要对着摄像头查看爆炸案之后从饭店里溜走的人就可以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玛丽·简心情有些沮丧:“他们怎么可以这个样子,三个人死在了那里,老板说,老板说他们的尸体都成为了焦炭了,而他们居然就这么放任不管?”
“这也是有利情报。”
玛丽·简又愣了一下。
“如果对方是个喜怒无常的疯子,警方肯定不会愿意帮助他。如果说只是想要杀两个人玩玩,没必要使用这么新颖的,没有人见过的新炸弹。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凶手就是有目的的,故意的对这家人下手的,并且这种新炸弹就是他最好的解决这些人的手段。”
更深一步想,如果对方也是“恶鬼”,那么目的很明显了,就是打算消灭掉知道了,或者说可能知道自己身份的人,从而保护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位恶鬼非常的狡猾,无论是内德这个挡箭牌还是这场爆炸案,都是在掩盖自己的行踪。
而同时也可以联想到,正在行动的这位恶鬼,恐怕并没有浓厚的黑帮背景,雇佣不到黑道人士帮自己解决麻烦,但是可以从白道入手……当然这也可能是挡箭牌的一部分,故意让人认为对方没有黑道背景,但是一般来说不会有人这么多此一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