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天狼诀2 > 第九十六章玄真道人入盛唐(一)

第九十六章玄真道人入盛唐(一)

第九十六章玄真道人入盛唐(一) (第2/2页)

观众们吓得惊叫连连,纷纷后退。魔术师却哈哈大笑,再次挥动魔杖,猛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长松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忖:“这幻术好生厉害,莫非是西域的邪术?”
  
  就在这时,魔术师看到了李长松,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走到李长松面前,说道:“道长,我看你骨骼清奇,不如跟我学幻术如何?”
  
  李长松摇头道:“贫道一心向道,对幻术不感兴趣。”
  
  魔术师冷笑道:“道长莫要装清高,这幻术可是能让人飞黄腾达的。”
  
  李长松正色道:“贫道修道,不为名利,只为求得长生不老之术。”
  
  魔术师不屑地哼了一声,转身离去。李长松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长安城果然藏龙卧虎,连西域的魔术师都有如此本事。”
  
  李长松在长安城住了一段时间,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每天除了游历各大道观,还会去朱雀大街的茶馆听书,了解长安城的奇闻异事。
  
  一天,他听说皇帝要在大明宫举行罗天大醮,以祈求国泰民安。李长松对此很感兴趣,便决定前往观看。
  
  罗天大醮是道教斋醮科仪中最隆重的活动之一,需要搭设九坛奉祀天地诸神,醮期长达七七四十九天。李长松来到大明宫,只见广场上搭起了九座高大的祭坛,坛上香烟缭绕,道士们身着华丽的道袍,正在诵经礼拜。
  
  皇帝身着龙袍,端坐在祭坛前,神情肃穆。李长松站在人群中,静静地观看。忽然,他看到一位熟悉的身影——正是玄都观的那位道长。
  
  道长也看到了李长松,向他微微点头。李长松走过去,施礼道:“道友也来参加罗天大醮?”
  
  道长笑道:“正是。玄真子道长对此有何看法?”
  
  李长松沉思片刻,说道:“罗天大醮固然隆重,但真正的‘道’,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
  
  道长点头道:“玄真子道长所言极是。”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一阵喧闹声。只见一位道士匆匆跑来,附在皇帝耳边低语了几句。皇帝脸色大变,随即宣布罗天大醮暂停。
  
  李长松和道长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随后,他们便听说,在罗天大醮进行到关键时刻,祭坛上的神像突然流泪,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李长松心中暗忖:“这其中必有蹊跷。”
  
  李长松决定调查神像流泪的真相。他来到祭坛前,仔细观察神像。忽然,他发现神像的眼睛里有一丝异样的光芒。
  
  李长松伸手摸了摸神像的眼睛,发现里面竟然藏着一颗夜明珠。他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神像流泪,是有人故意在神像眼中放置夜明珠,利用光线折射造成的假象。
  
  李长松将此事告诉了玄都观的道长,道长也大为震惊。两人决定联手调查幕后黑手。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幕后黑手竟然是那位西域魔术师。原来,魔术师与朝中某位官员勾结,企图通过制造神像流泪的假象,扰乱人心,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长松和道长将真相告诉了皇帝,皇帝大怒,下令将魔术师和涉案官员一网打尽。至此,神像流泪的谜团终于解开。
  
  李长松在长安城经历了许多事情,也看透了许多人心。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是时候离开长安了。
  
  离开的那天,玄都观的道长前来送行。两人站在城门前,望着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道长说道:“玄真子道长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李长松笑道:“道友不必伤感,道无处不在,只要心中有道,何处不是修行之地?”
  
  道长点头道:“玄真子道长所言极是。”
  
  李长松转身,背着行囊,向玄云山方向走去。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只留下一串坚定的脚印。
  
  长安城依旧繁华,而玄真道人李长松的故事,却在人们的口中流传开来。他的智慧、勇气和对道的执着追求,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榜样。
  
  玄云山的雪下了整整三日,李长松在玄真观的丹房里摩挲着一枚龟甲。龟甲上的裂纹如蛛网蔓延,忽有一片雪花从窗缝挤进来,落在裂纹交汇处,竟凝成细小的冰晶。
  
  “师父,长安来的信使在观外候着。”明远的声音带着急促,棉鞋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声。
  
  李长松抬头时,丹炉里的艾草正燃起第三缕青烟。他记得离开长安那日,玄都观的道长曾攥着他的手说:“曲江池的残荷底下,压着长安的根。”彼时他以为是道家隐喻,此刻龟甲上的冰晶忽然炸裂,倒像是某种预兆。
  
  信使是个面生的小黄门,见了李长松便扑通跪下,怀里掏出的锦缎已被汗水浸得发皱:“道长,长安……长安出事了!”
  
  重返长安时,朱雀大街的榆树叶正落得满地金黄。李长松没去客栈,径直走向西市——那里接连三月发生诡案,每到月圆之夜,便有绸缎铺的掌柜在梦中窒息而亡,死者嘴角都噙着一缕莲香。
  
  “道长可算来了。”玄都观道长候在西市街口,道袍下摆沾着泥点,“昨晚又没了一个,是开波斯邸的胡商。”
  
  波斯邸里,胡商僵卧在织金地毯上,十指呈爪状抠着胸口。李长松俯身细看,见死者发髻里卡着半片干枯的荷叶。他忽然想起离开前那个清晨,曲江池的采莲女曾塞给他一包新采的莲子,说:“道长若再来,可别忘了池心的画舫。”
  
  当夜,李长松蹲在波斯邸的房梁上。三更时分,窗棂忽然被轻叩三下,一道黑影如柳絮飘进屋内。那人穿着藕荷色襦裙,手里提着盏琉璃灯,灯影里浮动着数十片荷叶。
  
  “又是你这妖道坏我好事。”女子转身时,李长松认出是采莲女。她袖中飞出的荷叶忽然暴涨,边缘泛着青黑色的光。
  
  “这些掌柜都与十年前的莲池焚船有关?”李长松指尖捏着清心诀,袖中甩出的符箓在半空化作流萤。
  
  采莲女的笑声忽然凄厉:“他们偷采皇家莲池的莲藕,纵火烧死了看守的老父,如今该偿命了!”
  
  西市诡案刚了,大慈恩寺又起风波。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的佛骨舍利,竟在供养大典上生出青黑色的霉斑。寺内僧人说是道教作祟,长安城的佛道信徒已在街上械斗了三日。
  
  李长松被请去勘验佛骨时,法堂里的檀香混着一股奇异的腥气。舍利供奉在水晶棺中,那些霉斑竟组成了半个太极图案。他忽然注意到棺底刻着细小的梵文,伸手摸去,指尖沾了些滑腻的粉末。
  
  “这是西域的腐骨粉,遇檀香便会变色。”玄都观道长捧着药臼进来,里面捣着的荷叶正渗出墨绿色的汁,“有人想借佛骨挑事。”
  
  当夜,两人蹲在大雁塔的飞檐上。三更梆子响过,果然见两个黑影潜入地宫。李长松甩出的捆仙绳缠住其中一人,揭开面罩,竟是去年被流放的西域魔术师的徒弟。
  
  “师父说,长安的水太深,总得搅浑了才好浑水摸鱼。”少年啐着血沫笑,“你们道教不是想争国教吗?这佛骨发霉,正好让陛下厌弃佛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