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开机、求求你,帮我 (第1/2页)
长白山初雪已至,冷风带着白气掠过林梢,在静谧的林区间盘旋出一层层霜白轻雾。
《1939》在测试了一组镜头后,悄然开机了。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官宣仪式,吴宸只是吩咐了一句:
“从今天起,正式拍了。”
消息传开,剧组内部欢腾不已。
而为了保障安全性,八一那边也派了十余个在这片林区土生土长的老兵支援。
一方面是为剧组的安全和山林调度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协助剧组随时解决剧本里的专业军事实操问题。
拍战争片,如果细节经不起推敲,那就是穿帮。
此时片场里入眼是一片天然密林。
山势绵延起伏,远处的林线在雾气中宛若吞吐之间的巨兽轮廓。
雪覆其上,落脚之处深浅不一。
山风裹挟着零星落叶与粉雪,不时扑向帐篷、摄影机、三角架。
这片片场没有刻意搭建什么“景”,一切皆取自天然。
几处取景点早已用雪帆与伪装网遮挡起来,为的是不破坏视觉连贯。
粗粝与真实感扑面而来
吴宸召集了所有人员专程叮嘱:“记住,把NG的失误全部放下,无论是摄影组还是表演组。”
“七个大长段结构,镜头数不多,每个都走过无数遍流程了,大家走位都熟得不能再熟,所以没你们想的那么难.
最重要是心态要放好,NG了大家重新来过就是了,时间充足,制作费用充裕,千万别因为NG就有心理负担”
有人轻轻点头,有人放松了许多。
长镜头的拍摄,最怕的不是技术,也不是环境——是“怕”人本身。
演员与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在这个时候已经比技术更重要了。
因为一镜到底拍摄中,一个镜头可能要持续5–10分钟,或者更长,动辄调度上百人、几十个动作点;
只要一个人出错,就全体回到起点,不仅耽误时间,还非常打击团队士气;
若是有人心态崩了,情绪便会迅速内耗,形成恶性循环。
要知道镜头运动的配合非常依赖默契和信任,心理崩了,技术再好也会失控。
吴宸是特意给众人做心理疏通。
《1939》若是拍摄顺利的话,可以很顺利,甚至可能一两周就解决,如果不顺利的话,那多多的时间都拍不完。
“好了,准备吧,半个小时候后开始,都继续熟悉一下,哦,对了,别深呼吸太狠,这里冷.”
吴宸冷不丁地的一个冷笑话,冷是很冷,但效果很明显。
众人先是一愣,然后笑声哗然,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镜头没从第一个长段镜头开始,因为段奕弘和王保强这两人需要协商好时间过来拍摄。
段奕弘这边没问题,问题在于王保强在拍顾长未的新公益短片,暂时无法抽身。
吴宸直接拨通了顾长未的电话。
顾长未此刻正在浙省,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张静处和蒋雯丽的事情,顾长未声音里多了一缕疲惫感。
“师兄,王保强那还需要拍多久?”
“他啊.”顾长未瞅了一眼还在准备的王保强,又看了一眼手头排期,“加快点进度,下周能完全解决,你那急不急,急的话,你先调走,反正我这倒是不碍事,时间宽裕。”
“不急,让他先把你那边搞完再说,我这边先拍别的部分。”
“嗯。”顾长未微微点头。
挂了电话,吴宸喊来了各部分负责人,检查各种设备没有问题后,剧组开始运作了起来。
排练和实战多少有点差距,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点出现导致NG。
战地烟雾飘得太猛,遮了演员脸;雪地陷脚太深,台词喊着气喘;甚至一段拉轨镜头因为电池突然失效而中断.
吴宸脸色从头到尾没变过,都是微笑温和,并不在意。
初期这样反而不是一件坏事,磨合一下就好了。
“没事,今天NG一百次都可以,刚才姜闻导演才给我发消息,说葛尤有场戏NG了33次,可把他愁坏了,我们这才哪到哪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